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管理:一门真正的综合艺术》

作者:高倚天
主要内容     

管理:一门真正的综合艺术

每个人因为阅历职业的不同,看书的目的也不同。霍岩老师推荐的《管理的实践》由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所著,被誉为“管理学的开山之作”。这本书如果以企业管理者的身份阅读,肯定能着眼于大局,运用书中的知识更好地管理企业。然而,我只是个正在从学生身份逐渐过渡到职场新人身份的人,身份阅历决定了我无法从很高的视野、角度去分析这本书的内容,但不可否认我也是有收获的。只要我会成为一名知识工作者,那么,我就在这本书的射程内。读这种书与平时读文学作品不同,文学作品是在讲故事,能够影响我情感的共鸣。而读综述型的书是在汲取知识,每读完一章,便感觉自己有一些领悟,以前对管理的一些误解也逐渐解开了。德鲁克将管理层的职能划分为管理企业、管理管理者以及管理员工和工作。虽然这三条主线是分开阐述的,但是真正运用到实际就是把这三项结合起来的艺术。下面,我就来针对如何管理,写一写我对本书的理解与思考。

一、找出必要的一般概念

明确必要的一般概念,是管理企业的基础。我认为,全书比较重要的概念有:“管理企业”的目的只有一个——创造顾客。为了创造顾客,企业能够做的两件基本事情是:营销和创新。

首先,是企业的目的。企业的目的在于“创造顾客”,企业家必须设法采取行动满足顾客的需求,只有这样,顾客的存在,市场也才真的诞生。只有顾客愿意付钱购买商品或服务时,才能把经济资源转变为财富,把物品转变为商品。为了创造绩效,企业应该向自己提问,也站在顾客的角度思考:我们的顾客是谁?顾客购买什么?在顾客心中,价值是什么?企业管理层需要时时刻刻将顾客的所见所思、所相信和所渴求的,视为客观现实,并且认真看待。

现在常常出现一个状况:许多商家把争夺顾客看作创造顾客,他们更加重视顾客“货比三家”的思想,进行频繁而持续的促销。促销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顾客,但长期恶性竞争并不是创造顾客的做法,而会使自己“身心疲惫”。“创造顾客”听上去容易理解,但实际难于实施。这就需要企业进行营销和创新。而创新,则是最重要的一点。

企业所必需的创新是为了满足顾客需求的手段,企业应该明确创新责任,清晰创新目标。最重要的创新就是发现了顾客还未被满足的需求点,或者给予顾客更高的价值满足感。一些经常出现技术变化的企业需要创新,比如手机公司和大多数需要研发新产品的公司,他们不断地创新以满足顾客需求;但一些很少出现重大变化的领域同样需要创新,以防组织僵化。企业致力于推动创新,虽然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创新的动力最终会倒过来影响企业。

二、制定出正确的原则

德鲁克说:“一个管理者要诊断出企业的成长状况,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分析达到目标所需的活动、分析需要制定的决策、也分析不同的管理工作之间的关系。”而制定出正确的原则,就是做好三个分析的前提和标准,有效的应对必定是在一定的原则指导下进行的。全书介绍的原则主要有目标原则、生产的原则和组织的原则。

组织原则和生产原则在此我不展开来说。但需要知道是,为了满足以绩效为目标、尽可能包含最少的管理层级的组织结构的要求,企业必须满足联邦分权制原则或职能分权制原则其中之一。生产原则则和生产系统息息相关。管理者需要清楚企业运营需要的是哪一种生产系统,了解这一系统原作的原则何在,每一种系统都有其特定的应用原则。这就要求管理者需要系统化分析产品。需要注意的是,自动化生产并不会取代人力,而是会雇佣更多的人,管理者也不会被纯技术人员取代,相反,企业将会需要更多的管理者,而且更需要每一位管理者都必须了解生产的原则。

目标原则是全书最重要的概念之一。一切的分析、创新、营销、组织结构、升迁制度、人员安排等等,都是以上文中提到的顾客需求出发的,而它的目标就是一贯的目标----经济绩效,也就是“目标管理原则”。德鲁克认为,任何一个其绩效和结果对企业生存和兴旺有着直接和举足轻重影响的领域,都需要有目标。管理者不能说“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而是必须做好短期的和长远的目标。

举个例子,比如说万达的长远目标是文化品牌走向国际,成为世界行业领袖,但是他们同时也有去产地化转型、或者先赚他一个亿(玩笑话)这样的小目标。管理层所具备的功能就是要以经济绩效作为首要目标来进行管理,经济绩效应该被放在首位。管理者穿梭于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中,为企业整体绩效和部门绩效负责。

三、建立合理的制度和方法

在制度方面,德鲁克主要举出了管理中的中央治理制度和奖励升迁(根据绩效评估)制度。企业的绩效、成果和精神主要依赖于这两个机制的品质。这里,我主要阐释一下升迁制度。

一个企业的奖励升迁制度应该合理,而非过度强调。如果一个人会因为表现不好而被开除,那么也有人有机会因为表现优异而得到奖励。即使一个员工的成效无法在当时为企业带来经营效果,但是却能塑造企业精神,提高绩效,也应该给予奖励。一定的奖励可以提高员工的认同感和责任感。企业也不应该强留住优秀的员工,或者只注重内部升迁:有些管理者常认为要用自己的人,要用心腹,要站对队,而自我封闭却对企业的伤害太大了。合理的评估能够坚持高目标和高绩效。

四、提出最基本的工作模式

企业的工作模式,是从管理者为基点,对上级单位的需求有所贡献,达成其目标;对下属管理者和员工付出责任。

管理上司,注重的是沟通。沟通分为两部分,一是要求授权,请老板拍板;二是明确目标,检验自己的目标是否达到绩效,是否与企业的整体目标一致。管理者需要时刻管理他们的上司,沟通好他们的的目标和他们的的绩效标准。

并不是一个人很厉害就能够成为优秀的管理者,而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会让自己变得很厉害。管理者对下级不应有强烈的上下属界限,而是一种责任和督导,这可以转换成老师和学生来理解。最基本的工作模式,首先要把员工放在最适合的职位上,他需要的工作必须为他的能力和才华提供最大的发挥空间。其次在分好管理者的职权的同时激励员工,让员工对企业有责任感。

阅读《管理的实践》,我们既可以从表面上触摸到整个立体的管理的形象,还可以观察到整个管理内在的血管脉络,其清晰程度,甚至延伸和细化到了几乎每一条管理的“毛细血管”。德鲁克广泛地在其管理思想中融入了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军事学和历史学思维,并且围绕着人与权力、价值观、结构与方式、责任来研究这一学科。非如此广泛的宽度、容度和深度,不足以对管理理解到这样深刻的地步。德鲁克的真知灼见使这本书常读常新,我再次感谢霍岩老师的推荐!

读书总是有用的,说不定某一个时间,就会触动你的神经。。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