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德国伟大哲学家尼采[1]的作品,其中包含了尼采绝大部分的哲学思想,鲁迅对这本书有着很高的评价,鲁迅曾说《查拉斯图拉如是说》的精髓是“鼓励人类日渐向上。”尼采自己也曾表示,在他的著作中,《查拉斯图拉如是说》占有一个特殊的地位。以这部著作给人类以空前伟大的赠礼,这本书的声音将响彻千古。它不仅是世界上最高迈的书,是山顶雄风最真实的书——整个现象以及人类都远在它下面——而且也是最深邃的书。它从最丰富的真理中产生,是一个永不枯竭的源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行。因此我对此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概述:本书用诗化的文字向我们传达着哲学的光芒,向我们宣告:上帝已死,超人现世。全书没有固定的逻辑主线,充斥着作者如疯子一般自言自语的赞美,这本书仿佛赞美着《圣经》,但又与圣经背道而驰,它看到了《圣经》面善背后的黑暗,以基督教批判基督教,通过超人来强调着人的伟大。当上帝死去,人类要学会自我关怀,于是便诞生了“超人”[2]超人不是指的哪一个人,也不指能力强的人,超人可以是不同领域的先知,是如查拉图斯特拉一般爱着人类的人。就像书中写的,查拉图特拉斯下山了,他向世人布道:上帝死了![3]尼采宣告“上帝死了”,让“超人”出世,于是近代人类思想的天空有了一道光耀千年的奇异彩虹。
扩展讨论:在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典型的哲学流派的争论,用当时流行的二元论观点来衬托出自己书中提出的一元论。他在书中写到:“是我教人们称为魔鬼和植物的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植物是人最初的形式,而魔鬼是人类精神与肉体分离后的表现形式,尼采通过植物与魔鬼来讨论这个古老的哲学问题,通过极端的对立来表达物质与精神的对立统一,不断上升“你们的肉体是怎样说明你们的灵魂呢?你们的灵魂难道不是贫乏、污秽与可怜的自满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4]。查拉图斯特拉在山上居住了十年,说“你们经历了从虫子到人的道路,现在你们多少有点像虫子,你们以前是猴子,现在也比任何一只猴子更像猴子。”[5]他在书中陈述着人们由植物-昆虫-猴子-人类-超人的发展史,体现了哲学中发展的观念,同时他还强调了在人类进化历程中精神的进化,他这种精神与肉体一同进化的史观使当时西方哲学出现了辩证一元论的观点,虽然这也是另一种唯心主义,但这种唯心主义明显优于《圣经》所推崇的上帝,由此可见尼采在西方哲学史上的伟大。
在这本书中,尼采塑造的最多的形象便是“超人”查拉图斯特拉说:“人类是一根系在动物和超人之间的绳索,一根悬在深谷上的绳索。往彼端去是危险的,停在半途是危险的,向后望也是危险的,战栗或者不前进,都是危险的。”[6]人类想要成为超人是危险的,需要抛弃自己已有的成见,习惯,行为,思想,但却不一定能成为超人。如果你向后看,你就会看见往日的过错并重蹈覆辙,如果你停滞不前,便会坠入万丈深渊“对于人来说,猴子是什么?一种大笑或者是一种痛苦的羞辱。而人类对于超人来说正是如此:一种嘲笑或者是一种痛苦的羞辱。”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7]人们每一次迈出脚步都是一次离开与抵达,人类通过绳索的目的不是为了成为超人,而是走路本身,绳索代表着人类的报复,生命,理想,当你真的不断向前超越自己的时候,也就成为了超人。在那样一个时代,查拉图斯特拉本身并不是超人,但他却如同乌云中的闪电一般划亮天空,全力以赴地搭建猴子到超人的桥梁,宣告着超人的到来。要甘于堕落自己,才能使全人类进步,而查拉图斯特拉便是这个自甘堕落的人。
尼采的作品在历史上有一定的争议,在一战中,德国士兵必备的两本书就是《圣经》以及尼采所著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尼采的超人理论和强权思想对二战时期德国领导者希特勒[8]的影响十分深远,希特勒把尼采疯狂的哲学思想付诸行动。阿道夫认为纳粹主义便是这样的超人,自甘堕落,拯救人类,因为他们的行为代表历史前进的方向,所以也就无关善恶,用任何手段都是必要的,无可争议的。其中有一句格言为希特勒终生恪守:“强人的格言,别理会!让他们去唏嘘!夺取吧!我请你只管夺取!”正是因为此书对希特勒的思想影响,所以在二战后的一段时间内尼采的作品一度被列为禁书.
评价:尼采要建立的,是将生命置于理智之上的,非理智的哲学,书中查拉图斯特拉激情,狂放,活跃,争斗,固执,偏激,却只为发出那一声呼喊“上帝已死”。这本书渗透着哲人的智慧,喷涌着诗人的激情,这些文字代表着时代的思考。也正是因为这本书没有一条明确的逻辑主线,才能让这本书最大限度地包含尼采的哲学思想。但如果不仔细理解并参考圣经其实很难读懂这本书,如果无法深入理解其中的哲学道理,那也可以把这本书当作一个文学作品。在我看来,尽管《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的超人观念是错误的世界观,但那一声“上帝已死”的呼喊所喝出的启蒙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参考文献: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李洁《试论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的历史观》院成纯《论尼采的生命学说》黄怀军《中国现代作家与尼采》王丽平《尼采的权利意志与纳粹的理论支撑》
[1]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1884-1900德国哲学家
[2]摘自平凡的超人——读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3]摘自《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P14
[4]摘自《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P15
[5]摘自《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P31
[6]摘自《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P17
[7]摘自《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P29
[8]阿道夫·希特勒1889-1945奥地利裔德国政治人物,纳粹党党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