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一史上最具情怀的辞职信于2015年诞生,作者说她对未来的生活没有什么规划,做出辞职的决定也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实现全国人民的梦想”。这次出来或许会遇到风景优美的地方,开间客栈,安顿下来,或许继续出去走走,甚至不排除再当教师。“一切都有可能”,她笑着说。
“一开始没想到会影响这么大,我只是交了一封普通的辞职信而已”上周该辞职信的作者顾少强老师给我们分享了她的想法,她用她平常的心态为我们阐述着她内心的想法。这样一封辞职信无论是否为炒作,这10个字显然打动了许多人。这当然是因为包含在那10个字中的洒脱。人各有其洒脱,洒脱其洒脱。一些人喜欢看全省、全国、全世界的风景,一些人却可能只是希望着在阳台上放一把摇摇椅,躺在椅子上看一看远方。如果还能装一架天文望远镜,晚上望遥远的星星,那就更好了。或者,只希望明天不上班,不用担心精神不好被上司骂,于是能在大半夜里爬起来,就着网络视频看一场欧冠的淘汰赛,不知不觉的,手边已经多了好几个空空的啤酒罐…
一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道出了多少人梦寐以求却不敢做的事情,世界虽大,我们真的能去看吗?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责任与负担越来越重,生活的琐事无时无刻困扰着我们。在生活的逼迫下,我们没法来一次类似的“说走就走的旅行”。宏大的语境渐渐已经远离我们而去,为民族之崛起而读书、工作、献身,为国家富强而争分夺秒、日以继夜,对于芸芸众生,已经丧失了特定的语境。随着经济发展,极端的物资贫乏也只成其为越来越少人的遥远记忆,但潇洒的生活也似乎越来越遥不可及。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从事实来看,像顾少强这样去看世界是不可取的。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生存的根源,而顾少强这样的行为有很多摆脱了经济基础去一味地追求上层建筑,即无视生存资料与发展资料的情况去追求享受资料。
顾少强说她想去看世界,但实际上她什么也没看到,经过了几次廉价旅行后便定居于成都,重新归于生活,这真的是潇洒的生活吗?世界那么大,她也只看到了自己,最后也只能用:“从来没承诺过要游遍世”之类的措辞来掩饰自己的尴尬。
从另一角度来看,也许顾少强当时只是想借此来摆脱生活的压力。心理学讲人们越想表现的其实是他们越缺少的。旅行,实在是一个容易让人心智涣散的方法,跟散瞳孔似的,十分钟散出去,收回来可就久了。所谓的旅行的意义,看看世界的意义,真的有那么大么?
所谓生活,要担负的似乎并不只是这些,对于年轻人,特别是工作前5年的年轻人,担负的还有自己的职业生涯。像顾少强这样辞职,穷游,回归生活……如此循环,你的旅行永远是穷游,这没关系。问题是你是否有梦想带上养育你二十多年的父母也来一趟旅行?但是你舍得让他们也跟你去1美金的旅馆,还是吵吵闹闹的青年旅舍六人间?再远一点,如果有一天父母有什么愿望,你是否有多余的人民币,来做一个哪怕小小的支援?
但世界那么大,谁又不想去看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