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的陨落》读书笔记
专业:汉语国际教育姓名:刘星雨学号:163010010
目录序成人礼
Part1天地失色
Part2巨人之战
Part3世界重生
作品简介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中,每一个迈向死亡的生命都在热烈地生长……从充满灰尘和危险的煤矿到闪闪发光的皇室宫殿,从代表着权力的走廊到爱恨纠缠的卧室,五个家族迥然不同又纠葛不断的命运逐渐揭晓,波澜壮阔地展现了一个我们自认为了解,但从未如此真切感受过的20世纪。
“福莱特再次创造了一个既熟悉又美妙的世界,以及一种纯粹的阅读乐趣,让你根本放不下这本书。帝国衰落,英雄崛起,真爱无敌。你会忍不住和书里的角色在战火硝烟中同呼吸、共命运,并希望福莱特的下一本大部头赶快砸过来。”
——《TimeOut纽约》
个人评论
说实话,这本书读完已经有一个月左右了,但尽管时间间隔比较长,但是现在提笔回忆起来它营造出厚重的历史感依然感触颇深,这本书的历史细节到位,很有带入感毫无阅读障碍,而且它写的那段历史刚好是很多人知识的盲点。可能是一开始我就没有把这本书当作小说来读。因为当作小说看,它欠缺在文学性的不足。但是不同于一般的历史读物,作者可以通过堆砌史料来掩饰文本内容的匮乏,在真实历史这个大的提纲下,通过翔实的重现和非常有限的想象。所以说,这本被称为“世纪三部曲”的肯·福莱特的《巨人的陨落》就必定不容错过。
严格来说,它不算是严肃严谨的文学作品——比如说主人公有点随意的开挂、人物之间频频过分巧合的“巧遇”等。它的亮点在于将真实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言行,跟虚构的人物和故事脉络自然地结合在了一起。让读者既能看到好看的爱情、斗争故事,又能了解到从微观到宏观、从英法俄美各国底层到高层在一战前和一战期间的万花筒般的不同侧面。从这个角度说,有点像金庸。但本书毕竟是当代主流小说,对于人物的性格言行的描述和分寸把握更加到位,语言也很出色。
《巨人》讲述了1914到1924这十年中,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始与末。作者通过视点人物写法,描绘了英国的矿工子女,富有的伯爵兄妹,俄国的工人兄弟,德国的贵族特工以及美国的白宫助手,五个家庭,不同的国家,悬殊的阶层,迥异的文化,他们在命运的裹挟中奋力挣扎,不屈而又热烈的生长。作者穿针引线,勾连这些平凡人物的点滴生活,将这吉光片羽,编就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幅,向我们展示那段惊心动魄的板荡岁月。
这本书像是一条时间轴,把曾经看过的书籍影视串了起来。菲茨的贵族生活,与《唐顿庄园》如出一辙。敬畏皇权,严守着高傲的贵族自尊心。战争带给生活巨大的变化,他死死地攥着每一份希望,守护着贵族的利益。不同的是,《唐顿庄园》里罗伯特和安娜逐渐伸开双手迎接新的生活,而菲茨是被新生活打败后不得不妥协。读着比利一家的矿区生活,脑海里总浮现出劳伦斯的小说场景。灰蒙蒙的村庄和一张张黑色的面孔。狭小的房子里工人们因物质的匮乏而显得无精打采。比利的父亲是个勇敢争取工人权益的战士,而这种拼搏的劲儿也很好的在比利和艾瑟尔身上展示。俄国的格雷戈里让我想起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的保尔柯察金。这本人生的第一本小说让儿时的我读的热血沸腾。现在看来,为自由抗争的革命并没有让大家获得自由,反而是陷入了另一个牢笼。曾经的压迫者成为了阶下囚,被压迫的人民穿上军装成为了压迫者。
世界是属于勇敢者的,所以世界是属于我的。看完巨人的陨落三册,就记住了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