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读这本《对外汉语教学法》的原因除了我个人很热爱对外汉语教学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很幸运这学期可以成为电子科技大学听说课的助教。这样的机会非常难得,其实除了对外汉语教学第一课堂的实践很重要,如果没有真正的参与其中,那就相当于学体育的人不去操场锻炼一样。一学期下来,我感觉收获很多,所以结合《对外汉语教学法》的理论知识和我作为助教的切身体会,下面是我的一些感想。
由于之前都进行是纯理论性的专业学习,没有任何的实践经验,在正式教学之前聂敏老师首先给我们讲解了需要注意的事项和第一次课如何展开,希望我们从中习得一些经验。之后就在两位大四的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教学。在做了一番准备之后,我怀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和小伙伴们一起来到了电子科大,从开始到结束,我见到了教学经验丰富的学长学姐,在她们的课堂上,我收获了宝贵的经验。
首先,我认为大部分时候,课堂上的东西比理论和方法更加重要。尤其是互动性较强的听说课。比如,老师给予学生的反馈对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留学生在学习新的语言的时候往往不知道自己所犯的错误,所以老师能及时的给予学生反馈是很重要的。这就需要把书本上的理论和丰富的经验结合起来,在对外汉语教学里,照本宣科是不行的。
还有,在跨文化交际中,要找到合适的切入点,让留学生在有趣的环境里培养对汉语的认同和学习兴趣很重要了。由于绝大多数留学生是研究生,所以这又是与中国人学习汉语的不同之处,课堂的控制力很重要。既要完成每周的教学任务,又要活跃课堂气氛。
所以在听课过程中,我深感教学是一门艺术,课堂语言是这种艺术的传达方式。听课的过程,是积累经验的过程。当然,在了解教学流程的同时,也应注意教学方法和组织教学能力的积累。
另外,留学生们学习汉语,目的不仅仅在于掌握汉语汉字的听说读写技能,还要掌握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所以,我想,我们将来在和电子科大的留学生进行对外汉语教学的时候,还应该注意培养他们的运用汉语交际的能力。除了在课堂内外都可以和学生们进行交流,向他们讲述中国的文化知识,风土人情。比如在这一学期的相处中,我发现留学生们都很喜欢中国的文化,从方言俚语到历史地理,他们都表现出对中华文化浓厚的兴趣,这让我很惊讶,有机会的话可以开设中华文化文化课也是很好的。
总的来说,回忆和收获真的太多,绝非千八百字就能够简单总结的。这一个学期的见习彻底颠覆了我之前形成的关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固有想法,也让我第一次亲身深入感受到了对外汉语教学的实际状况。当然作为助教,通过这一次的见习,我感觉到自己离一名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在方方面面都有很大差距,还有很多要学习和努力的地方。
最后,我期待着能够通过努力早日成为一名“准教师”,一位优秀的对外汉语老师,把握我们美丽的汉语洒向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