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送你一颗子弹

作者:陈智超
主要内容     

《送你一颗子弹》读后感

最近我读刘瑜的随笔,一个政治经济学博士。一个旅美学者、一个70后、一个女人。一个学生。这个女人有如此多的身份。这是我第二次读这本书了,再次品味她的文字仍然是那样的平易近人,风趣幽默,不矫揉造作。尤其惊奇的是对于生活,对于政治,对于世界,她大脑中不时闪烁的火花,竟然和我如此合拍。

刘瑜的《送你一颗子弹》曾几何时火到不行,但是在新媒体时代的信息洪流中也逐渐被埋没。我第一次拿到这本书,还以为是一本小说,或者是一位老兵的自述,没想到啊,竟然是一本随笔。

那些与你毫无关系的人,就是毫无关系的,永远是毫无关系的。从认识的第一天开始,其实你就知道。就算是笑得甜甜蜜蜜,就算是有过无关痒痛的来往,就算你努力经营这段关系。而那些与你有关的,就是与你有关的,是逃也逃不掉的,就算你们只见过三次,就算你们三年彼此才搭理一次,就算是你简直想不起他或者/她的样子,就算是你们隔着十万八千里。

一个从小生活在中国的三好学生,在20岁之前完全没有去国外的机会。本身柔弱女子,在中国的传统社会环境下,十有七八本已丧失独立观点,转而成为整个体制的附属品。可是她的思路是如此清晰,如此全面。她不为体制辩护,不为西方自由民主摇旗呐喊。她就是在思考自己国家的出路,思考自身内心灵魂的优缺点。好像是一个完全的局外人,不为整个社会所动。但是冷静的表面,她对中国的未来应该是满腔热血的。

读刘瑜的文章不是喝心灵鸡汤,我对心灵鸡汤有一股本能的抵触。那种往往流于肤浅的文字和讲课授道的傲慢感令人恶心。刘瑜的书就是一把小匕首,锋利而不致命,令人清晰地感觉到痛。她就是压抑住自己内心的冲动,不冲动也不懒惰。脸冷若冰霜,心热血澎湃。这应该是中国公共知识分子的态度。

一股敬佩之感油然而生,面对整个中国复杂反复的现状,整个社会变革的大潮已经拍岸如雷了,留给当权者徘徊转圜的时间已经不多。这时候往往考验一个人的良心。坐而论道,空谈理论已经令人懊恼,可是整天愤青不已,揭竿而起也不是最优选择。还是希望更多的公共知识分子成长起来,探索社会出路,减少社会付出的代价。那些与你毫无关系的人,就是毫无关系的,永远是毫无关系的。从认识的第一天开始,其实你就知道。就算是笑得甜甜蜜蜜,就算是有过无关痒痛的来往,就算你努力经营这段关系。而那些与你有关的,就是与你有关的,是逃也逃不掉的,就算你们只见过三次,就算你们三年彼此才搭理一次,就算是你简直想不起他或者/她的样子,就算是你们隔着十万八千里。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