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散文>

18世纪欧洲中国风

作者:许梦如
主要内容     

18世纪的欧洲处于一个剧烈变革的时期,而中国正处于正处于最后一个君主专制社会的全盛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风开始在欧洲流行起来。

‘中国热’其实是从马可波罗之风吹入欧洲的,他大肆的宣传中国是一个遍地黄金的地方,而当时欧洲的社会需要大量的资本的流通,为了得到更多的黄金,欧洲各国派出人员向东出发,寻找更多的殖民地,又因为当时的中国国力强大,欧洲各国不能直接像掠夺非洲一样暴力夺取,而只能通过贸易伙伴的方式进行掠夺。

早在16世纪时期,在不断的传教士来到中国,中西方之间的大规模交流就开始了,第一位来中国的传教士叫利玛窦,他1582年来中国,经过了19年的苦心经营,上上下下结交了许多士大夫、京城的重要官员,后来见到了中国的皇帝——万历皇帝朱翊钧。他在中国的这28年里,收集了很多中国的东西,研究了中国的很多东西,而且把中国的古代经典“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译成了拉丁语,并呈送给了梵蒂冈教皇。利玛窦开了个好头,不久他的继任者金尼阁把“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也翻译成拉丁文,而且在杭州发表出来,这是中国古籍最早的西文译本。伴随着中国书籍被传入西方,中国的思想也多多少少传入了西方,并且之后的传教士在前人的基础之上,也不断在完善着。在16,,17世纪西方传教士为中西方的交流做了基础性的准备。

欧洲在这个过程中了解到中国的文化,政治等方面的东西,特别是儒家思想和科举制度。因为当时的欧洲在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后人民的文化素质大幅提升,许多人开始关心参与政治活动,民主之风盛行,中国的科举本来就是给没有门道的底层人民一条改变自己阶级宿命的渠道,这和西方当时渴望平等民主,争取个人权利,有些许相似.而儒家思想本来就是统治阶级影响人民群众的思想武器,这一点更加让西方统治者感兴趣。“中国热”的兴起也就不那么奇怪了,至于后来的鸦片战争和殖民侵略战争,无非就是贸易中中国赚多了,西方不满了就开战了,说到底,利益驱使。

到了18世纪,在政治上欧洲各国开始与中国、印度和土耳其等东方国家进行小规模的通商贸易,并持续在东南亚与大洋洲建立殖民据点。,为后面的工业革命进行了大量的资本原始积累,通过之前的运动,民主思想高扬,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开展。在思想上,启蒙运动冲击了基督教教会体系,文艺复兴使上层贵族开始民主,宗教改革启发底层民智,使民主,科学的思想渗透了欧洲的各个角落。而因为欧洲到处的商业贸易使的世界某些地区也进行了小规模的学术复兴运动。由于技术的发展,为工业革命做了技术上的保障,在艺术文化上追寻希腊与古罗马风格的新古典主义盛行西方,并影响印度与中国的宫廷艺术。

欧洲在启蒙运动中法国“百科全书派”为核心,“百科全书派”从传教士那里深入了解中国的情况,发现中国恰是个属于自然神论的国度,对中国很快产生了热恋。欧洲开始在服饰,观赏品大量沿用中国特色,选用丝绸、中式服装开始流行。其中洛可可风格就受了极大的中国风的影响。在食方面,茶叶传入中国并成为了上层的饮品。住宅方面也开始风靡中国建筑,欧洲贵族也极其享用轿子这一通行工具。“在那个时候,中国的商品抢着买,关于中国的书争着读;凡尔赛宫的舞会上,国王身着中国服装,出现在满朝文武的面前;塞纳河边的戏园子里,男女老少聚精会神的观看中国皮影;国王的情妇养金鱼,大臣的夫人乘轿子;文人端着景德镇的茶碗品茶。”这是许明龙对欧洲18世纪中国热的描写,从这些地方我们就可以看到在18世纪的欧洲,中国风已经深入了欧洲广大贵族的生活中。中国和大洋洲的文化物品流入欧洲,使西方世界的上流社会吹起十分表面的异国风。

但同样的,中国当时也接受了不少来自西洋的先进的技术与思想,但由于国家的闭关锁国以及太过于强大坚硬的封建体制,难以真正利用到那些有用的西方技术与思想。

在18世纪70年代,伴随着法国大革命的兴起,中国风在欧洲的热潮逐渐消退了,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这次中国风热潮的确使欧洲看到了更多关于中国的文化与艺术,并且这也成为了代表17至18世纪的一种象征。但实际上,欧亚的这种交流只能算一种表象的艺术输入,而没能影响到高雅艺术的精神层面。欧洲设计师们只是涉及了他们所感兴趣的事物,所以他们所看到的不过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大部分的中国传统艺术,即使他们看见了也不一定会理解。所以啊,18世纪的欧洲中国风不如说是欧洲化了的中国风。

18世纪的欧洲中国风也可以让我们知道,中西方的文化更应该从彼此的底蕴开始着手了解,而不是只看表面的美好与光怪陆离。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