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陵渡口初相见,一见杨过误终身。
看过很多遍《神雕》,最喜欢的不是黄蓉郭靖的相濡以沫,也不是过儿姑姑的风雨同舟,一遍又一遍读下来,对郭襄的喜欢就越发深。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神雕》的结局在龙杨二人十六年后再相见便可结尾,却为什么还要安排郭襄这一条故事线,思来想去,《神雕》一书,本就是要讲一个悲凉的故事,而襄儿这一段,则更加彰显着《神雕》的主题。
我猜在《神雕》的背后,金老应该是想讲一个爱而不得的悲剧。小说一开头,苦苦等待陆展元的李莫愁唱出一曲悲歌: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被江湖人憎恶的臭名昭著的女魔头李莫愁,曾经也是娇怯可人的小姑娘,只是因为陆展元选择了何沅君而不是她,从此就浪迹天涯,对任何人和事都不再有感情,逐渐成长为让人闻风丧胆的魔头,应了那句“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金老在一开篇就安排了李莫愁这样一个人物来引出接下来的情节,不能不说是对《神雕》主题的一个伏笔。
而襄儿和李莫愁在一定程度上也有一些相似之处。都是年少时遇到自己倾心的人,都是爱而不得,只不过李莫愁得不到便想毁掉,而郭襄则选择放弃,默默祝福自己爱的人。两个人的不同结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两个人的成长环境所影响形成的性格。李莫愁一生孤苦,在古墓里和小龙女及师父一起生活,使她缺少对异性的了解,也不知道该怎么样去对待异性的爱,因此一旦得到而又失去,就很容易走向极端。而郭襄一出生就经历了大风大浪,父母都是江湖闻名的大侠,郭襄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来自各方的爱护,这有助于她形成健全的人格,在处理事情上能够平衡稳定。但郭襄的这一处事态度,也正是造成她爱情悲剧的原因之一,执念太深却深深掩藏在心底从不示与外人,注定要自食苦果。
《神雕侠侣》和《倚天屠龙记》内容之间的时间间隔了80多年,这80多年几乎就是一个人的一生,我们未曾得知郭襄这一生如何度过,只在后来俞莲舟的话语中知道一二:“恩师与郭女侠在少室山下分手之后,就再没见过面。恩师说,郭女侠心中念念不忘一个人,那便是在襄阳城外飞石击死蒙古大汗的神雕大侠杨过。郭女侠走遍天下,找不到杨大侠,四十岁那年忽然大彻大悟,便出家为尼,后来开创了峨眉一派。”郭襄这一生是否骑着毛驴游览了山川湖海,是否在峨眉山听山间松涛阵阵,又如何在四十岁那年大彻大悟开创了峨眉派,在她临终之际,心里是否还想着当年赠与她三枚金针的那个人,如此种种,都不得而知了。
但郭襄对杨过有爱意毋庸置疑。用现在的话来讲,这好像是一个萝莉爱上大叔却无疾而终的故事,有人说郭襄可有可无,因为整本书中,显然龙杨二人最后终成眷属是众望所归,但金老将这样一个人物安排在龙杨二人之间,则是要在情节之外,揭示主题,“爱而不得”是永恒的命题,郭襄几十年的漂泊因杨过而起,也可能是因杨过而结束,无论怎么说,郭襄都是《神雕》里一个略带悲剧色彩的人物,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尽管她出场时间不多,她也能在读者心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