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人间词话

作者:zl
主要内容

“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

----《左传·宣公三年》

铸鼎象物通过造型艺术的形象形式描摹事物,其中既有现实自然存在之物山川、河流,也有超现实虚幻之物睚眦、饕餮,天、地、物作为客观存在被人所感知,凝聚成象。铸鼎象物是童年时期的人类的对于未知世界的想象与探索,抛开其中的浪漫主义思想不谈,我们能从中发现,象实质上蕴含着人类早期的美学思想,意境就是象的延伸。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具有开创意义的一点,便是他独创的“意境”论,如果说意象源于《周易》中的“立象以尽意”,那么意境就与禅宗有着不解之缘,禅宗以心为宗的哲学思想影响了无数代诗人,意境的发现则标志着审美理论研究的深化。王国维一生深受接受美学的熏陶,读者对于作者创作空白的自我补完在他看来尤为重要,这也许就是他创作此书的初衷。而个体生命的差异性亦会导致审美观的不同,静安的多数观点放在过去定会遭受到道学先生的谩骂,即使在学风思潮极为开放的现在,他的一些论调也不是为所有人所接受。不过,此书本就是静安一家之言罢了,无论此书好坏,他都给诗词评论打开了一条新通路,光是这种探索精神就十分难能可贵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总是勇敢、且值得被后人铭记的。《人间词话》不是词评中的圣经,王国维也不是弥赛亚,一味的捧高他的地位,想必也是先生生前所不愿的,惟愿读此书能为今后学习生活得一丝帮助,想必便是最好告慰先生在天之灵的最好方式了。

“宋人生唐后,开辟真难为。”

----蒋士铨

唐诗就像一座大山,始终牢牢地压在宋代文人的心里,冷静理性的宋代士大夫想过很多种方法来越过前人的影响,打乱韵调、提炼词汇,前者为苏轼、梅尧臣为最首,后者则是江西诗派的师法主张,但即使是这样处心积虑的另辟蹊径,宋诗的影响力还是远远比不过宋词。读完此书,不免觉得静安先生对于宋代词人的评价过于刻薄了,在静安先生眼中,宋代除了稼轩、东坡,竟无一人有文豪之风。“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苏轼仅凭这一句便可登宋代文人魁首,宋代文人中,对时间空间维度思考得最为深入的,当属苏轼,他的“人生如寄”、“人生如梦”思想不仅仅是一种消极的哲学思考,而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实现了一种悲观的扬弃,这种物我两相忘与他自身修行禅宗有关,但更多来源于其与生俱来的天赋,身陷乌台诗案时,神宗最后没有杀掉他的原因,大约是恐杀天人不详吧。若苏轼诗词以静安之论调是“不隔”的,那稼轩的诗词则是隔之又隔,其用典之繁杂,几乎到了獭祭鱼的程度,这与他和江西诗派那些擅长“点铁成金”的“奇人”交往甚密不无关系,但他遣词造句的能力不说东坡,个人认为还不如柳三变,静安先生对他的推崇多半是与个人口味有关。“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卓板,唱‘大江东去’。”我个人就较为喜欢曹植、后主、柳三变的莺莺燕燕,想必静安先生就多为喜欢陆游、稼轩金戈铁马的万千豪情。思来想去,我对于稼轩的评价似乎也过于刻薄了,再怎么贬低他的创作能力,能写出“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人心中怎会没有一丝柔情在呢。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