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外神话体系异同
神话是人类童年时代的产物,在当代人看来荒诞的神话故事包含着古人对自然万物的理解,通过研究神话可以窥视到一个民族的历史和宗教文化。神话是世界范围的产物,虽然每一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神话故事,但人类文明都是建立在神话这个根上的,可以说神话中包含的人文主义精神孕育了文明,促使着人类不断进步。我们可以将古希腊神话对照中国神话来看,会发现两者有着极其相似的地方,但细细比较后又会发现,较希腊神话来说,中国神话体系众多,更缺乏长篇著作系统性的记载神话,而希腊神话则有着世界上最完整、最庞大的神话体系,而造成这种现象最主要的原因则与地域环境有关。古代中国地区民族众多,众多的民族信仰造就了千奇八怪的神谱。且比起温和的地中海气候,中国自然灾害频发,人们对于自然的敬畏是放在首位的,对于人本身的关注则少了很多。古希腊神话诞生于文明社会的初期,诗人文学家层出不穷,对于民族神话的记录和保护起到了关键作用。
中国上古神话脱胎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处于蒙昧刚刚开化的上古先民自然不能遗留下过多的典籍,且由于后世儒家思想“子不语怪力乱神”的影响,遗留下的神话体系也大多流失。中国文化具有包容性和吸收性,道教和佛教神话中的许多人物大多是受到了印度教的影响,被古人巧妙的“中国化”之后摇身一变成了中国的神祇,文化的共通性也就可以从这些神话故事中从看出一些门道。
二、神明形象的差异化
中国上古神话中的神灵大多数都是自然神,它们或是风、是鸟、是蛇,即使是西王母与女娲,也是兽的特征大于人的特征,这种带有原始图腾意味的神祇形象到了外来宗教传入中土后才有所好转。这些拟人化后的自然万物有着强大的力量,使得中国神话在一开始就定义了人神之别,神是至高无上无所不能的,是人的道德楷模,人应该敬畏神。而对比一下希腊神话我们可以发现,希腊神话中的神人差距是极为微小的,可以说人性就是神性,神也有七情六欲,比如宙斯就经常与凡人偷情生下许多半神,在希腊人看来合乎情理,神当然也得有欲望,但这在中国神话中是大逆不道的。封建保守的儒家思想习惯性的将历史与神话进行整合,神话的文学功能被模糊,统治者要求百姓敬畏鬼神而达到教化作用,从神话中得到启示并敬畏神灵是中国神话不变的主题。
“命运”是古希腊神话最重要的主题,无论你是伟大的神还是英雄,都只能屈服于命运,命运成为了神人之上最为至高的因素,这一点就更加证明了希腊神话的神人一体性,神只不过是更为强大的人,而他们一样会经历死亡和痛苦,一样要受到命运的束缚,而顺从命运是古希腊人对于人类自身力量微薄的惶恐与叹息。再对于两种神话之间的主神进行比较,我们更可以发现两种文明之间对于神的不同认识。在中国神话中,黄帝是善与秩序的化身,他打败了邪恶的炎帝与蚩尤,为大地和人民带来了安灵,是道德的化身。而奥林匹斯山的领袖宙斯则是一个有着复杂性格的神,他喜怒无常,好色凶恶,常常到人间偷情。因为普罗米修斯为人类带来了火种,他甚至将其钉在山上,派苍鹰啄食他的内脏。之所以出现这种情节,与古希腊高度发达的人文主义精神脱不了关系,众神之王宙斯由于这种相当彻底的人化特征,让我们可以了解到古希腊人乐观、追求自身快乐的性格。
三、神话中的人文精神
无论是崇尚道德的中国神话,还是追求自身快乐的希腊神话,都具有人文主义精神,只不过中国神话表现的是人文主义的理想状态,而希腊神话是人文主义的现实状态。二者都是借助神话故事来表现人的追求和意志,就如同中外神话中都有着对抗洪水的故事,洪水实质上是灾难的象征,而战胜洪水的英雄则是神格化的古代人民。对于月球的畅想也是世界古代神话中的一大主题,各大民族的祖先都梦想着有朝一日能探索月球,这是一种高度的人文自信,表达了人类对自然的征服欲,而之所以后来神话渐渐消失,也正是因为人类对于自然达到了完全的征服,不存在畏惧,自然就没了神话,所以说不管是中国神话还是外国神话,核心点就是人对自然的再阐释,人才是创造故事的主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