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一场刻骨铭心的爱与痛-------浅谈《爱,是不能忘记的》

作者:谭银婕
主要内容     

一场刻骨铭心的爱与痛-------浅谈《爱,是不能忘记的》

婚姻是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题记

张洁的短篇小说《爱,是不能忘记的》以珊珊的疑问“倒是我自己拿不准主意要不要嫁给他。因为我闹不清楚我究竟爱他的什么,而他又爱我的什么”,作为开头。讲述了身为作家的母亲钟雨和一个老干部之间刻骨铭心而又无法实现的爱情悲剧。小说中主人公钟雨的爱情观和外在社会道德对女性和婚姻的束缚让人感触颇深。

钟雨和老干部之间的爱情在今天看来就是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他们为了别人的幸福而割舍两他们之间刻骨铭心的爱情,彼此之间苦苦相思,直至生命的尽头。这样的境界并非所有人都能够达到。可能在很多人看来他们的爱情太过凄苦,一生在一起的时间不足24个小时,手也不曾牵过。但对于钟雨和老干部来说,他们的爱情也许很苦很累,但却依然甜蜜,只因为他们相知相惜了二十多年。钟雨在人生的最后,在日记本的最后一页上写到“我是个信仰唯物主义的人,现在我却希翼着天国。倘若真有所谓天国,我知道,你一定在那里等待着我。我就要到那里去和你相会,我们将永远在一起,再也不会分离。再也不必怕影响另一个人的生活而割舍我们自己。亲爱的,等着我,我就要来了---”。这是已然约好了的下一辈子的爱情,她至死都感到幸福,因为她真正的爱过,没有一丝遗憾。

钟雨是一个非常痴情的女子。她明知这一生都已经没希望和老干部在一起,但她一直都在幻想着有一天两个人会在一起。可以说她的爱情一直是带着幻想行的。小说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每每母亲出差回来,她从不让我去车站接她,她一定愿意自己孤零零地站在月台上,享受他去接她的那种幻觉。她,头发都白了,可怜的妈妈,简直就像个痴情的女孩子”。他们之间的爱超越了法律的限制,挣脱了道德的束缚,甚至不受肉体的局限,作为一种精神,可以直至永恒。不管他们怎么变化,他们依然相爱。这或许就是一直支撑着钟雨一直爱着老干部,一直心甘情愿活在幻想中的信念吧。

这是钟雨的爱情观。也是致使她一生爱而不得的主要因素。她将爱情中神圣性的一面展现到了极致,而她也在这种宗教般虔诚的爱情的束缚下,成为一个痛苦的理想主义者。

钟雨和老干部之间一生爱而不得的悲剧不仅仅是他们个人的原因也有那个时代对他们的束缚和压制。

对于钟雨来说,她也曾追求过那种浅薄无聊的东西。于是和“一个相当漂亮的公子哥似的人物”结了婚。这是钟雨在那样的时代环境下,顺应潮流作出的选择。然后他们很快就离婚了。虽然她一直爱着老干部,但迫于世俗,道德,社会的压力,她将这份爱一直隐藏在心底。这种不能说,不敢说的爱情悲剧正是那个时代的产物,是那个时代致使女性爱情,婚姻悲剧的源头。而作者也借钟雨这一形象来批判当时不合理的婚姻制度。

还有老干部,他虽然有光荣的革命历史,但在爱情面前他却是个懦夫。他出于道义娶了为掩护自己而牺牲的老人的女儿。在这场婚姻里,没有爱,有的只是责任和义务。他爱钟雨,但他只能恪守道德的原则,将对钟雨的爱埋在心里。一场婚姻导致了三个人的不幸。不禁让人思考,在那样一个时代有多少人因为这种畸形的婚姻观念而一生不幸。

事实上,在那个年代,人们的思想虽然得到两所谓的解放,但存在在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的传统,落后的观念并未消除。毕竟,“在商品生产还存在的社会里,婚姻,也像其他的许多问题一样,难免不带着商品交换的烙印”。

爱是一种信仰,无爱的婚姻是多么的痛苦。这是张洁对苦难岁月中纯洁爱情的赞美,也是张洁对苦难岁月中道德束缚的批判。她为那个荒凉的岁月里留下两一抹温情。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