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生死疲劳》文学评论

作者:黄婕婕哥
主要内容     

“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莫言的《生死疲劳》一书的书名来自佛经。这句话也出现在了《生死疲劳》这本书中。莫言说,佛教认为人生最高境界是成佛,只有成佛才能摆脱令人痛苦的六道轮回,而人因有贪欲则很难与命运抗争。那可能《生死疲劳》就是莫言为了将这种感悟展示于世人而作吧。

《生死疲劳》整个故事内容叙述了1950年到2000年中国农村50年的历史。围绕土地这个沉重的话题,阐释了农民与土地的种种关系,并透过生死轮回的艺术图像,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民的生活和他们顽强、乐观、坚韧的精神。《生死疲劳》这本小说以第一人称为叙述者,主角是土地改革时被枪毙的一个地主西门闹。小说里的西门闹他认为自己虽有财富,并无罪恶,因此被枪毙后在阴间里他为自己喊冤,后转生为驴、牛、猪、狗、猴、大头婴儿蓝千岁……每次转世都未离开他的家族,未离开这块土地。小说就是从他那每次转生后为第一角度来向读者讲解着这几十年来农村的变革。

小说中西门闹地主最后转生为一个带着先天性不可治愈疾病的大头婴儿——蓝千岁;小说的尾端部分他滔滔不绝地讲述着他身为畜牲时的种种奇特感受,以及地主西门闹一家和农民蓝解放一家半个多世纪生死疲劳的悲欢故事。从小说结构看这个部分恰好其用地总结了整本小说的故事情节。内容上则是将整本小说的内涵整体化地呈现给了读者。

莫言的《生死疲劳》被美国汉学家史景迁这样评价:“《生死疲劳》依然是一部幻想大胆、具有创造力的小说,它不断地自嘲、重编,并通过文中的评论给读者以震动。它将政治作为病理学来阐述。”在我看来,这本小说首先在视觉角度上就给了我们一种很强烈的冲击感,小说没有按照传统的写作风格,用一个主角线索将整个故事串联起来,虽然小说主人公没有变,但是小说用经历六世轮回进行了多种视角的故事续写,同时能将这种不同身份所亲身经历的感受体现出来,我认为这是这本小说的一大特色。同时,书中的语言文字并未有刻意地将一些我们认为“露骨”的语言、文字以及故事情节避开,而是用了自己独特的写作手法将其巧妙地融入了小说当中,使整片小说深刻地将农村的变化以及人们的变化通过文字间的情感展示出来。

很多人说,看不懂《生死疲劳》。还有人说,《生死疲劳》写的太重口味,不适合一些学生看,等等……然而看过并且看进去这本书的人就会发现这本书想表达的意思。小说是通过不同形象的视觉和“驴生”、“牛生”、“猪生”、“狗生”、“猴生”还有“人生”的感受从侧面的角度叙述了中国的变革。从最早的地主,到后来的土地承包制,再后来的改革开放,一系列的变化都是从莫言《生死疲劳》这本书中不同的角色,但是是从同一角度去体现出来的。

《生死疲劳》这本书的表达方式也是极其独特。小说用同一灵魂,不同的叙述者形成多元化主观叙事。莫言采用这种叙事方法,让叙述者可以从容的上天入地,让这部小说的故事有非常宏阔的空间。小说采用的叙事方式主观色彩浓重、层次划分较多,这也是莫言小说的一大特点。在我看来,小说展现了一个社会的发展变化,以及出于这个社会中人的思考与价值取向,从而引发他们对命运及本身的思考。这些内容是很多文学作家不敢涉及的。小说中,不同的叙事者,有着相同的心理体验。在小说里,没有采用传统的章回体小说原有的形式,而是采用不同的第一人称“我”,通过不一样的动物形象,同样的“我”,采取有些癫狂的姿态来让我们感受主观心理的变化。小说中的西门闹在前几次的转生上,既带着动物的情感感受又有着西门闹的人性的体现。这既是符合故事的情感需要又符合着这本小说的主线。小说大部分以人的口吻进行主观叙事。小说保留了以蓝解放的口吻进行叙述,由“兽”的口吻对叙述出来的故事加以补充确保其完整。人于兽的感情碰撞并没有使整个文章的内容格格不入,反而整个文章在这种人于兽的叙述补充下更加地感情完整更加地能够体现出中国变革后的农村中的情形。同时小说以兽为主体进行的主观叙事。在小说中,不同的动物不仅仅是小说的叙述者,也是被叙述者,也是被叙述的对象。莫言把不同的动物故事和人的故事采用交替共存的叙事结构,让人感受到不一样的文学体验和主观感受。更为独特的就是小说中“莫言”的发问,《生死疲劳》中,故事的某些情节以“莫言”自己的口吻进行补充,使得故事内容更加丰富完整,然后又采用较为直接的声音,否定了“莫言”的言论。从这个部分的内容体现可以看出莫言对那个时代的痛恶、质疑和反驳,文字中充满了对中国现代的关心和感慨。完美的将作品与自己相融在一起。

小说让读者产生震撼的主观体验,从而感受那个历史时期的混乱,引发各自的感慨和深思。莫言采用反讽和荒诞的手法,用人与兽的叙述,对中国长达半个世纪农村史进行细致的解剖。莫言在《生死疲劳》中对中国农村变革的叙述无拘无束,对中国乡土历史采用戏谑化的方式表达,革命与变迁、理想与衰败、历史与暴力,这些都被合理的整合在一起,酣畅淋漓地表达出来。

小说中的一些内容所表达出的情感也是值得让我们思索的,如,西门闹转化成驴的时候,经历过动物的爱情同时又展示着人性的感情,将这种感情叙述到每一个故事中的人物里去。再到后来因为闹饥荒,人们残杀了驴以缓解一时饥饿……动物的情感在这个部分当中淋漓尽致地展现着,作为驴的工作职责,动物发情期的爱情故事,然而每一次经历生死的时候,人的感情就会强烈地展示出来。故事的内容与主角的情感在小说里体现的十分充沛。这种带着复杂的感情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是值得去思考当时的历史的。

莫言承受着生死疲劳的磨砺和六世轮回的苦难,将中国人百感交集、庞杂喧哗的苦难经验化为一本本书刊,他祈祷着祖国庄严、宁静、祈望人类丰沛的生命祥和、自然。讲这些美好寄托在一本本的书籍当中。

正如我之前提到的,虽然这本书是有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莫言所著写,但是有的人却说这本书太深奥,看不懂,或者觉得某些内容太重口味,学生不该看。那或许是这些人对这部作品或者说是对莫言这个人没有深入了解。我也不敢说我对这本书或者莫言有着深入的了解,就像那句话一样: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都是个人看法罢了。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