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为青春而歌》
青春是绚丽的诗,是让我们用几年光阴来谱写的一首充满热血和奋斗的诗,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流逝,直至如今,本学期也已经临近尾声了,于农场的学习中,我收获了许多。
在锦城,我看到许多比我优秀却还比我努力的人,青春年少的我们,现如今想的就应是“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在这个充满爱和温暖的大家庭,我们更应就此绽放自己的光彩。
众所周知,农场劳动是锦大的一大特色,身为锦城人,我为校园有这样一个特色的校园实践活动而感到骄傲,也为自己在锦城就读而感到幸运。也希望在这如火如歌如诗的时间里,我们可以尽情的展示当代大学生的良好精神风貌和最美的奋斗青春风采,也想要形成积极向上,朝气蓬勃洋溢着青春气息的校园文化氛围,在我看来,劳动实践活动也寓意着我们可以明白他人劳动的不容易,也能明白农民伯伯的辛苦。更能使我们养成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爱护周围花草树木的好习惯。
并且我相信青春不息,奋斗不止。在如今这个浮躁的时代,更需要的是一种工匠精神,是时代劳模精神。何况正值青春年少的我们更应该坚持自我,奋勇向前。在人生中绽放自己最闪耀的光彩。
学校的农场正好给我们这次展示自我的机会和平台。在这里我们不仅仅可以认识很多很好的朋友,也可以在工作当中和朋友形成良好的默契。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团结(互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史经验也一再证明:有没有团结互助的道德风尚,是判断一个群体是否健康、一个社会是否和谐的重要标志之一。个人,要成就事业需要团结;一个集体,要在竞争中获胜也需要团结;一个国家,要繁荣富强更需要团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团结起来才能昌盛发达;一个家庭只有团结和睦,才能人财兴旺。而恰好,农场活动就正是锻炼我们这种能力。
铸造助人为乐、集体思想、不甘落后、奋发向上的精神。把团结互助精神发扬到位,,那么我们的集体就会成为坚如磐石、牢不可破的钢铁长城。团结一心,在生活和学习上相互扶助,和衷共济;在对待同学之间宽容谦逊,友善合作。一个集体的发展,要有好的同学,好的心态,好的行为,好的精神。团结互助精神是必不可少的,有了这种精神,就会形成巨大的向心力、凝聚力,困难就一定会克服,同时我们班集体文化建设也一定会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
在农场学习的日子里,我学到的还有很多很多,不仅仅是精神方面,更多的是在和他人相处的时间里,知道如何与他人进行一个良好的沟通和交流,而我在此,也以在锦城就读为荣。
11月21日,文学与传媒学院鑫政会务公司邀请到四川大学中文系教授王红老师,王红老师为同学们带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体验。杜甫一生颠沛流离,我们所熟知的也不过是他的忧国忧民、艰难苦恨,为让文传的同学们对一代诗圣有更全面的了解,。“杜诗的N种打开方式”,让在场的同学们了解到了不一样的杜甫,杜甫在王红老师的讲述下也只是一个慈爱的父亲、重情的友人,讲座精彩活泼,教授知识渊博,讲座结束后同学们争相向老师提问,老师一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