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一个大写的人

作者:杨春兰
主要内容

一个大写的人

——个性与民族的凝结

【摘要】郁达夫的《沉沦》讲述了一个“弱国子民”的“我”留学日本,在情感和个性的压抑下渐渐的走向了“沉沦”。郁达夫追求内在的真实,突出了主人翁内在的感受,挖掘主人翁的内心生活,通过从主人翁的内在感受表达了其追求个性的解放和强烈的民族意识。

【关键词】:郁达夫、个性意识、民族意识

刚开始拿起《沉沦》来读就觉得这个作者怎么写的那么直白,怎么就直接将自己内心对“性”的渴求那么强烈,觉得郁达夫太过于大胆,甚至有点不理解一个人的沉沦居然是从性之苦闷开始的,小说中的主人翁本是个优秀的人,但是由于自身拥有着一个沉甸甸的“弱国子民”的身份压着他使他猜疑过度,总是感觉有日本的朋友、同学在偷偷的瞧不起他,偷偷讥笑他。他不敢追求自己内心所想要的东西,他的一切需求都变得小心翼翼了起来,“每天在被子里罪恶,偷看房东女儿洗澡、偷听情侣的恩爱”,尽管他是一个理性的人但是在人性的自然欲求上他的感性还是战胜他的理性。看似这么的承接自然然而郁达夫想表达得是在人性VS外界的条条框框下,人的自然欲求是不可被压抑的。也可以用来说明西方的文艺复兴为什么抨击那禁欲主义,中国曾经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的不合理性。

一、民族性的奠定

看了郁达夫的自传一书知道了他很小就失去了父亲,之后家里面就陷入了窘迫,他们家是知识分子家庭以前家境较好,郁达夫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因此被跳级读书,有一次他被调到高年里去读书,他想让自己震慑住那些高年的学生就想去买一双皮鞋配上他的衣服,当时的家庭条件不比当年,虽然家里过得很拮据但是他妈妈还是答应了他,带他去先赊一双鞋子,在赊鞋的过程中他们走完了所有的鞋店,先大都是很殷勤但一得知是赊账店铺老板脸色马上就变了,郁达夫很伤心和妈妈回来家,他看到妈妈包了一堆衣服知道妈妈肯定想要去当衣服换钱去给他买皮鞋,他哭着告诉妈妈他要了并且不想用新东西,经过那次风波后,小郁达夫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了学习上,还拼命的同学中的贫困者来往,对有钱的人和经商的人有了“敌意”。一个真性情的人从小就流露了出来,可能是太小太幼稚,但就是这番幼稚让我看到了一个小郁达夫的敢爱敢恨。

二、一个个性意识的郁达夫

从郁达夫的自传《水样的春愁》中可以看到,从小男和女就有一种对对方的好奇的特有的吸引力,班上的大他一点的同学们都纷纷流露出了对女生的兴趣,虽说郁达夫对他们的话题不敢兴趣但是他同样对女生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在《沉沦》中就可以很好知道这个感觉是什么,人性中天生的相互的吸引,相互的欣赏。郁达夫的以自叙抒情的方式向我们剖析了一个陷于人性的苦闷中的这样一个人,他通过剖析自己让每个人都从他的故事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让人们正确的面对自己的自然需求。而他那理性与感性的斗争有突出正如卢梭在《契约论》所说“人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三、怀揣强烈的民族意识

《沉沦》中郁达夫多次提到“祖国呀祖国,你快强起来吧,富起来吧”。可见一个弱国子民内心的最强呼喊。带有强烈的爱国意识的郁达夫在抗日战争时期假扮酒厂老板,为中国抗战提供更多的情报,最终郁达夫为中国的抗战事业献身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八月二十九日,郁达夫被日军杀害于苏门答腊丛林至今都不知道郁达夫的尸首在何处。中国前文联主席夏衍说到:达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爱国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政务活动家胡愈之这样说:在中国文学史上,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的名字,在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纪念碑上,也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烈士的名字。郁达夫就是一个大写的人,他做到了知行合一敢爱敢恨。他的这一生都在和日本人做抗争,本是用笔杆子到最后用到了枪杆子。文人大都是心系天下,关注民族危亡但像郁达夫这样的“文人”是不多的。一个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的郁达夫,就这样惨死在异国他乡让人感到深深的痛惜。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