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香消玉损为谁愁

作者:尹吉
主要内容     

香消玉损为谁愁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历来有众多学者对其进行研究,并且由此而形成了一门专业的学问——红学。《红楼梦》中的每一个角色都有不一样的性格特征,有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的薛宝钗,有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的贾宝玉,有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开的王熙凤等。可对我而言,我印象最深的却是两湾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的林妹妹。

作者在开篇就写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的确如此,林妹妹的一生可谓使充满酸甜苦辣的一生,从小体弱多病的她,进入贾府后时时保持警惕,更养成了她孤标傲世,尖酸刻薄的性格,小时候我对此并不理解,觉得她是矫揉造作,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她却多了一分同情与理解,无应不成果,她的香消玉损,生性高傲应该都是为别人愁,更是为自己愁来的。

香消玉损为家愁。黛玉7岁丧母,与父亲一人居住。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从小却少母爱的她,没有机会体会到母爱的细腻与温柔,我觉得这对她生性多愁善感是有一定影响的,毕竟父爱哪有母爱来的直接与细致。在“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一回中,父亲这样对黛玉说:“汝父年将半百,再无续室之意,且汝多病,年又极小,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今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去,正好减我顾盼之忧,何反云不往?”黛玉听了,方洒泪拜别。一个年幼的孩子,怎肯离开自己自小待的家,离开唯一一个自小疼爱自己的父亲,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和陌生的人生活?常人是如此,黛玉更是如此。

香消玉损为己愁。离开贾府,黛玉独自一人前往贾府外婆家生活,自此过上寄人篱下的生活。林黛玉过去常听她母亲说,“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今至其家,“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尽管贾母疼爱,怜爱她,但她也自知寄人篱下,不如家中那样随意,便养成了孤高自尊的性格。她不像迎春,探春,惜春那样有贾府作为自己的后盾,更不像薛宝钗出生皇商家庭,更有哥哥与母亲时常陪伴在左右,与其谈心说话,她一人在贾府,难免触景生情,引起自己思家之情。

香消玉损为他愁。在黛玉心里,她最在意的人便是贾宝玉了,以至于为他痴情,为他难过。宝玉和黛玉从小“一桌吃饭,一床睡觉”,感情难免从小滋长,由亲情转变为爱情。虽然贾府中有众多女子倾情于宝玉,但却只有一人为了宝玉愁出一生病秧子,甚至已经成为了她苟活于这个世界上上唯一理由,这个人正是林妹妹。宝玉大婚之时,也正是黛玉归天之时,此时潇湘馆外到处锣鼓喧天,而萧湘馆里只有落叶啸啸之声和紫鹃的哭泣之声,还有那句含恨却没有说完的"宝玉~~~宝玉~~你~~~你好~~~~~"。她一生痴情于宝玉,却因为他们的感情背离当时的封建礼教和传统观念,以及封建地主阶级大家庭顾及的“家世利益”而破裂,最终导致了黛玉,宝玉,宝钗三人的悲剧。

她原为太虚幻境中绛珠仙草,为报答神瑛侍者灌溉之恩而转世;她满腹经文,文思敏捷,偏一张好嘴得理不饶人。她的才情风貌,惹人钦佩惹人爱,她的香消玉损,惹人心痛惹人怜,她是宝玉的潇湘妃子,更是我们心中牵挂的林妹妹。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