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倾城之恋》
汉武帝的乐师李延年的一首歌“北方有佳丽/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国倾城/佳人难再得”写得是那样的应景。
白家小姐白流苏经历了一次失败的婚姻,身无分文,只得回到娘家依靠娘家人,可是她看到的却是人情的冷暖心酸和世态的炎凉。在结识了出国留洋归来的富家子弟范柳原后,她便拿自己的后半生当作赌注,远赴香港,博取范柳原的爱情。可是没想到的是两个情场高手却阴差阳错的真心相爱了,并且铸成了一段传奇故事。
第一次看到“倾城之恋”这四个字的时候,心中就暗自给它下了定义:罗曼蒂克的爱情故事。可是,看完之后才发现张爱玲笔下的“倾城之恋”并不仅仅是一段爱情故事,她笔下的“倾城之恋”更加的苍凉,更加的意味深长。
首先,他们对对方都是有目的的接触。在文中写到“流苏的手没有沾过骨牌和骰子,然而她也是喜欢赌的。她决定用她的前途来下注”,她不甘心做五个孩子的后母,不甘心成为亲戚和家人差饭后的笑柄与玩料,她要去遥远的香港,她要去博取那个男人的爱情,她要去改变自己的命运。对于流苏而言,范留原对于她来说就是为了经济上的安全。对于纨绔子弟范柳原而言,他只想把流苏当作自己的一个“稳定”的情妇。为了得到流苏的信任,他不惜让徐太太将流苏骗到香港,这一切看来都是那样的天衣无缝,可是让范柳原没有想到的是流苏是一个高警惕的人,并没有轻易的上他的当。
其次,两人的爱情观是截然不同的却还是想从对方那里索取一些东西。范柳原是讲究精神恋爱的,而流苏要的是一个婚姻的保证书,是要范柳原明媒正娶。文中写到“你放心,你是什么样的人,我就拿你当什么样的人看待,准没错。”柳原知道流苏背着什么样的负担,承着如何的压力,可是他还是不甘心,坚持说“我自己也不懂得我自己——可是我要你懂得我!我要你懂得我!”。而流苏一直想的都是要和范柳原结婚,要一个生活的保障。当然结婚又有爱是最好不过的,但对于流苏而言那是其次的事,或者说是妄想,正如文中所说的:“没有婚姻的保障而要长期抓住一个男人,是一件艰难,痛苦的事,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流苏对柳原一直都是心存戒心,没有被他一次又一次罗曼蒂克式的花言巧语所打败。
由此可见,爱情对于他们俩而言都不是单纯的,而是虚伪的。张爱玲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子,上面爬满了虱子”,在她眼中生活是美好的,同时又是烦恼和苦闷的,在人前,都是光鲜亮丽的,在人后,却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流苏和柳原又何尝不是这样?
《倾城之恋》之所以会被称为是一段传奇,也许正是因为它有一个看似“美满”的结局。看似已经赌输的流苏,却因为香港的沦陷而成全了,使她好像成为了真正的赢家。“在这兵荒马乱的世界里,钱财,地产,天长地久的一切,全不可靠了。靠得住的只有她腔子里的这口气,还有她身边的这个人。他们把彼此看的透明透亮,仅仅是一刹那的谅解.然而这一刹那能够使他们在一起和谐的活个十年八年”,流苏本该孤身一人在香港等着范柳原从英国回来,但是却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使他们看到了生命的渺小,使他们心中的那堵“墙”被摧毁了,让他们真的接受了对方,真的成为了对方的彼此。一切都是那样的出人意料,阴差阳错,但是却又错的那样适当。假如没有那场战争,假如香港没有沦陷,范柳原还会初心依旧么?白流苏还会对范柳原执着么?她们的爱情还会是一段传奇么?
“在这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谁知道呢,也许就因为要成全她,一个大城市倾覆了。”也许这正是“倾城”的妙笔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