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关于《罗马文学史》的读书报告

作者:刘婷
主要内容     

关于《罗马文学史》的读书报告

《罗马文学史》这本书详细地介绍了关于罗马的一些文化,涉及了罗马的起源史,生成与发展史,美学史,艺术史等以及各个时期的状况,从共和国时期到黄金时期再到白银时代及后白银时代。编排思路清晰,全书不是一味地对于罗马领域的知识进行描述,而是通过引用他人创作的诗歌或者插图的形式来加深读者的理解,似小说又非小说,这是我选择这本书的主要原因。我读这本书采用的方法是先大致浏览再细看加理出关系法。

此书首先对罗马和古希腊的神话,史诗,戏剧,散文做了一个比较说明,罗马延续了希腊的某些风格,但同时也融合了罗马本身的风格元素,就拿戏剧而言,希腊戏剧趋向于悲剧精神,罗马人在发展中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部分,从本国政治与时代需求出发,选用轻松的笑声来抚慰自己。但最重要的一点是,罗马的戏剧离不开古希腊对它的影响。罗马文化的发展过程与我们所了解的历史发展方式有所不同,它可以说是头足倒立,其他文学大多数都是由简到繁,先有神话,再有各种诗集,罗马文学恰好相反。在公元前31年,罗马文学达到了顶峰时期,称为“黄金时代”。普列汉诺夫曾说过:“一个民族的艺术都是由它的心理所决定的,它的心理是由它的境况造成的,而它的境况归根到底是受生产状况和它的生产关系所制约的。”(参见《普列汉诺夫美学论文集》第一卷,第350页)日神精神是罗马的文学精神。希腊精神趋近于酒神精神,表现的是一种对自我的放纵与对个性的张扬,而罗马人看清楚了希腊人原始冲动带来的后果(英雄死亡,城池毁灭,战争屠戮),所以罗马人开始征服人性的弱点,罗马精神强调的是社会责任,政治责任,道德责任,追求理性的渴望与集体主义性。罗马艺术追求的是高贵雄浑与严肃,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罗马人对于周围事物的克制性。

罗马的共和国时期是古罗马文学萌芽和初步发展时期,古罗马文学最早最快形成的就是戏剧,它萌芽于农村丰收节庆,用来表达此节庆里一些搞笑滑稽之事,发展到后来逐步出现了表演,表演内容和人物形象也就丰富起来,在当时比较出名的喜剧家就是普劳图斯和泰伦提乌斯。除戏剧外,罗马散文也是在这一时期萌芽的。奥古斯都作为古罗马黄金时代的元首,一方面提倡复古古罗马的道德与美德,勇气等,另一方面又把具有上下级与阶级性的权威宣扬交给了文学,希腊文学多幻想,罗马文学多务实,比如李维乌斯在一段话中写道:“但是对这种远古的问题,只要它有可能被当作真实的迹象,我就感到足够了。像这种宜于点缀戏剧的神奇性而难以令人置信的叙述,是既不值得肯定,也不值得否认的。”(见李维《罗马史》选,王敦书译,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就恰好说明了这一点。白银时代及后白银时代是罗马帝国形成和发展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罗马国家的政权,文学都出现了两面派,但到了后期,结局都是一种派别的妥协或混合,或许这就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必然产物吧。奥古斯都以后,罗马文学不再是对希腊文学进行简单的加工改变,而是完全成为了属于罗马人的文明。有一位哲学家,他的名字叫做塞涅卡,在他的文学里,体现了一种被称为悲观哲学的思想,从毁灭,死亡,嫉妒等充满灰色色彩的角度来反映现实的骨感与真实。马克思曾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说:“世界历史形式的最后一个阶段就是喜剧。”在《罗马文学史》这本著作中,有句话这样说道,“在文化意义上以喜剧形式埋葬罗马帝国的,除了琉善,可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就是笑别罗马,揭露诸神的虚伪面目,抛进历史的流光机里。

但关于罗马文明的一些争议在学术界也始终存在。1976年,美国战略学家勒特韦克提出罗马帝国“大战略”理论后,在西方古典学术界引发了一场持续至今的大讨论。一方面,包括当代著名的古典学者对这种理论进行了严厉的批评,甚至有学者把它运用到罗马边疆研究中,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经过40年的实践证明,尽管该理论存在不足,被学界长期忽视,但关于它的探讨却对深化古典史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有利于拓展古典史学研究的新领域。我认为罗马帝国“大战略”是存在的,罗马是世界上存在时间最长的帝国,它在政治上完全取代了希腊,就凭这两点,大战略也应该是存在的,这是罗马得以强大与延续的根源。(个人观点)关于罗马文明与西欧中世纪文明之间的关系,一向也是学界争论不休的话题。传统观点认为:罗马帝国的毁灭宣告了古典文明的终结。“中世纪文明是蛮族在罗马帝国废墟上的重构”近年来,有学者从“罗马世界的转型”视角,认为帝国时期的蛮族已经属于罗马世界。中世纪文明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罗马文明的延续。(如,高夫特《蛮族的浪潮--迁徙时代与晚期罗马帝国》)。在我看来,对于远古历史的探索本身就是一个未知的过程,我们所要做的,是客观地看待这些观点,以激发新思想的态度去研究。

从《罗马文学史》这本书中可以看出,罗马文明是希腊文明更加成熟和完整的表现,也更加趋于人性化,它更加强调从悲剧中反映现实,从而激励人的思想。(个人观点)

在阅读《罗马文学史》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不能将罗马各时期的事件之间的联系串联起来,有点混淆不清,对于一些稍微深层次的语句不能很好地理解。做的好的方面,就是当一个事件中涉及许多人物时,边读边写,将各个人物之间的关系理清楚,对于一些自己认为比较经典的观点或诗句摘抄在笔记本上。同时,我相信当自己学习的知识更多,再读这本书时,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注释:《罗马文学史》一书是由刘孝文主编,2003年10月第1版,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2016级行政管理2班刘婷

学号;163010133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