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简答题
1.简述古代近东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影响。
西方文明对以两河流域文明和古埃及文明为代表的古代近东文明的借鉴是广泛的,主要体现在一下方面:
①书写艺术无疑是最突出的一例。由苏美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字体首先在埃及的象形文字中中体现出来,稍后,导致单音节符号的出现,然后通过腓尼基人简化为字母,而腓尼基字母则是西方最早文字希腊字母和拉丁字母之基础和来源;
②在技术方面,无论是建筑学、测量学、城建学,还是军事技术(包括青铜和铁制武器的制造),制陶术的发展,雕刻艺术都是从两河流域和埃及人传入的;
③在科学方面,大道天文学、数学、几何学、修辞学,小到具体的对时间的测量,历法的制定,都是由两河流域和埃及的文明开创先河的;④连贸易的艺术,钱币的使用,以法组织和规范社会的观念,外交手
段的运用,以及国际条约的签订都由两河流域和埃及人首创;
⑤两河流域文明和埃及文明中对人和人类社会直接有关的两大根本问题;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超自然能力(神灵或非人所理解或控制的力量)之间的关系的种种思考更是为西方文明所借鉴;
⑥古代近东的美索不达米亚与古埃及文化对西方文化的两大精神祖先——希腊人和希伯来人,均产生了巨大影响,西方传统文化的行成,离不开近东文化的贡献。
2.简述文艺复兴运动的特点及意义。
特点:a、人性的苏醒;b、以感性的人性代替抽象的神性;c、以现世生活反对枯燥的天国理想;d、以人的感官享乐代替禁欲主义。
意义:文艺复兴标志着资产阶级新文化的兴起,是欧洲从封建社会走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过程当中资产阶级在艺术领域和神学中发动的一场文化和思想运动,对后代西方人道主义、人本主义影响很大。
3.简述人本主义的内容。
a.“人本主义”是在文艺复兴运动中产生的一种思潮,也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指导思想;
b.具体主张“以人为本,关注人的本性,提倡人的尊严,反对神的权威,提倡世俗生活,反对禁欲主义,要求个性解放,反对宗教的禁锢”;c.反映出上升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为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实现资产阶级提倡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奠定了基础。
4.简述启蒙运动的内涵及其意义。
内涵:启蒙,Enlightenment,本意是“照亮”、“启迪”,启蒙运动是指当时的思想家用近代科学文化的成就“照亮”愚昧、落后和黑暗的封建社会,用科学和理性的思想“启迪”人们的理智和智慧,以消除长期以来宗教和封建贵族统治造成的迷信和偏见,是一种思想解放运动。
意义:标志着欧洲一个以理性主义为主的时代的到来,出现了大批的思想家,如伏尔泰、卢梭等。
5.简述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
a.着重表现作家的主观情感。浪漫主义文学一般不喜欢如实地描写现实生活,而偏爱表现作者个人的主观世界、个人对事物的内心反应和感受,注重抒发个人的感受和体验,因此他们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感情色彩。
b.歌颂大自然。浪漫主义作家对大自然有着强烈的爱,奇异的大自然或是远方的异域世界往往是他们寄托自由理想之所。
c.重视中世纪。中世纪带有神秘色彩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民间传说、民歌、歌谣,不仅具有浪漫性,而且具有传奇性,因此很多浪漫主义作家对民间文学十分重视。
d.常用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浪漫主义作家强调从生活的瞬息万变、精神的千变万化以及富于特征性和神秘意蕴的各种现象中反映生活和揭示美。通过夸张和变形的艺术手法,以达到形象鲜明和给人以强烈印象的效果。
6.简述巴洛克风格艺术特征及其意义。
特征:“巴洛克”最早诞生于18世纪,总体上代表了一种对绚丽、激情、宏伟、豪放、运动的热爱,是艺术由严肃道轻松的一种交替,它摒弃了尺度和规范,逐渐打破内容和形式的平衡,在艺术上寻求了新的突破。
意义:巴洛克风格艺术的出现标志着西方进入近现代历史的开端。无论是艺术还是文学都与人们的生活更加贴近。7.简述古典主义的特征及其意义。
特征:政治上,拥护王权,强调国家利益在个人利益之上,具有贵族化和主要为宫廷贵族服务的倾向;思想上,崇尚理性主义,强调情感应该服从理性和意志,主张自我克制;风格上,提倡向古代学习,要求艺术形式完美,遵守创作规范和准则,使用规范、准确的语言。古典主义文学具有伟大、高尚、规范、理性、严谨等特征。
意义:它对法国文学的影响十分深远。直到今天,古典主义仍被认为是法国文学史上的正宗,这个传统概念,几百年来基本上没有改变。
8.法国浪漫主义文艺和民族性。(论述也可)
在英国和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下,法国的浪漫主义于1820年左右兴起,对于法国文学来说,浪漫主义作为一种艺术观念显然受到启蒙时代狄德罗和卢梭审美思想的影响。由于浪漫主义文学主要出现在波旁王朝复辟时期,使其带有反封建的革命气息。他们竭力否定文学上的清规戒律,认为在真正的生活中,美与丑是混杂在一起的,因而大力提倡混合使用各种文学体裁。究其社会根源,应该归结为浪漫主义者对法国大革命后果的极度失望,因为他们看到了资本主义生活平庸乏味的一面。他们试图用幻想来与眼前的现实抗衡,通过描写多姿多彩异国情调与枯燥无味的社会现实相对照,形成了以不平凡的事件、理想化的人物、奇妙的构思、浓烈的色彩来表现浪漫主义激情的艺术风格。
如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杰出作家的代表雨果,他的创作体裁多种多样,如他的政治诗《惩罚集》中,雨果不仅严厉地痛斥了拿破仑,而且也痛斥了他所依靠的整个政治与宗教的犯罪集团,表达了诗人为惨遭蹂躏的祖国所给予的那份深厚的感情。再如法国浪漫主义画家“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是最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该画被视为是一幅反应历史事件的作品,是法国反对王权复辟的“七月革命”的真实记录,画面通过描绘一位象征着法兰西的半裸“自由女神”,引导着人民在战火中前进,用女性象征祖国是18世纪以来西方文化的传统。再如吕德的《马赛曲》浮雕,这是一幅以1792年法国人民保卫共和国的斗争为题材的作品,整个作品给人一种强烈的运动感和千军万马的气势,反应了法国人民的英勇无畏的精神面貌。当时这支义勇军是高唱着一支斗志昂扬的军歌雄赳赳地开赴巴黎的。巴黎的市民们称这首军歌为《马赛曲》,1795年这首歌被正式定为法国国歌。
三、论述题。
1.比较古典主义与巴洛克艺术风格。
巴洛克艺术风格:在总体上,它代表了一种对绚丽、激情、宏伟、豪华、运动的热爱,是艺术由严肃道轻松的一种交替。巴洛克风格在其艺术观念中,含有加强形式和视觉效果的因素。它摒弃尺度和规范,逐渐打破内容和形式的平衡。她酷爱曲线和谢贤,剧烈的扭转,展示一切可以造成人们惊奇、赞叹的东西。巴洛克风格所产生的戏剧性效果和表现力是强烈和巨大的。
巴洛克风格艺术的出现标志着西方进入近现代历史的开端。无论是艺术还是文学都与人们的生活更加贴近。
古典主义:由于古典主义是在巴洛克风格基础上出现的,西方论者亦将其称为“古典的巴洛克”。在建筑上,古典主义崇尚水平、垂直、平衡、明亮、理性风格,以此对应的巴洛克的曲线、运动、激情的风格。
古典主义音乐与巴洛克风格音乐的最大差别是,巴洛克风格音乐以华丽、热情和具有宫廷贵族气息著称,而古典主义音乐要求“均匀而又节制,淳朴而有纯真”,显示均匀、细腻和柔和。其次,古典主义音乐主要是世俗音乐。
古典主义文学,政治上,拥护王权,强调国家利益在个人利益之上,具有贵族化和主要为宫廷贵族服务的倾向;思想上,崇尚理性主义,强调情感应该服从理性和意志,主张自我克制;风格上,提倡向古代学习,要求艺术形式完美,遵守创作规范和准则,使用规范、准确的语言。古典主义文学具有伟大、高尚、规范、理性、严谨等特征。
2.论述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这两场思想运动的实质及其对西方近代文化的不同影响。
A、文艺复兴是14-16世纪发生于南部欧洲拉丁语世界、特别是意大利地区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它以复兴古典文化为旗帜,主张恢复自然人性的尊严和感性享乐的权利,它的基本特点是用人性的东西来取代神性的东西,用世俗生活来取代基督教的天国理想。在文艺复兴运动中产生了一批专门研究“人文学”的学者和艺术家,这些人被称为人文主义者,他们以文学艺术作品为表现手段,充分讴歌了人间生活和自然人性之美,揭露了罗马天主教会和神职人员的腐败虚伪。最重要的人文主义者彼特拉克、薄伽丘、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琪罗等人。
B、宗教改革是16世纪发生于北部欧洲即日耳曼语世界中的一场文化变革运动,它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既有虔诚质朴的德国基督教徒对罗马天主教会腐败虚伪行径的道德愤慨,也有北方日耳曼民族与南方拉丁民族之间由来已久的政治、经济矛盾。宗教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纯洁信仰和重建道德,但是它同时也导致了民族国家的崛起和世俗经济的发展。宗教改革运动产生了路德宗、安立甘宗和加尔文宗等三大主流教派。
C、文艺复兴运动弘扬了人性的尊严,试图用感性的成份来充实基督教信仰,但是这场运动的结果却主要局限于文学艺术领域,其影响层面也仅限于感性方面;宗教改革运动则具有更加深远的历史影响,它导致了罗马天主教会一统天下格局的分裂,客观上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崛起和世俗经济的发展,并且把宗教信仰与世俗生活有效地结合起来,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必要的文化基础
3.从古典作品到现代派艺术的变迁,论述当中的文化内涵。
A.从《蒙娜丽莎的微笑》到《长胡子的蒙娜丽莎》,说明了什么?
(1)《蒙娜丽莎的微笑》的文化内涵:体现了文艺复兴运动和人文主义的基本理念。
(2)文化语境的变迁:A、社会背景——理性精神和社会现实;B、思想背景——尼采非理性哲学、存在主义、精神分析等思想影响。直面残酷的现实和惨谈的人生,“美艺术”步向“丑艺术”,一些知识分子失去传统信仰,转向嘲弄理性。
(3)《长胡子的蒙娜丽莎》的文化内涵:A、体现了达达主义的口号:摧毁一切的偶像;B、“现成品艺术”:营造观念意象,达•芬奇笔下那征服了几个世纪的蒙娜丽莎的“永恒的微笑”消失殆尽,表达了反理性、反规律、反传统、反对一切偶像崇拜、崇尚自由表达的理念。
B.以上维纳斯雕像的造型演变,说明了什么呢?
(1)第一幅图是两河流域出土的维纳斯雕像:夸大了女性的生理特点,体现出原始时期人们对于母系和生殖的崇拜。也被人们称之为“原始的维纳斯”。
(2)第二幅图是古希腊时期的《米洛斯的维纳斯》:女性形态更加优美,把神情的优雅、体态的和谐、青春的活力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展示人体美。
(3)第三幅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维纳斯:体现了文艺复兴运动和人文主义的基本理念。
C.《欧米埃尔》体现了另一种审美形态——“丑”。
欧米埃尔——又老又丑的老妓女。“丑”是对事物正常尺度的偏离。从优美到丑的发展,根植于社会语境的变迁,反映艺术家个人和时代的精神与审美理想: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新的社会形势迫使现代文学艺术直面残酷的现实和惨淡的人生,审丑开始代替优雅的文化、优美的艺术以及崇高的精神追求。形体在罗丹手中开始扭曲、破裂。
四、单选、连线题知识点
1.爱琴文明:克里特文明、迈锡尼文明。
2.古希腊文化历史分期:爱琴文明、黑暗时代、古风时代、古典时期。3.城邦:斯巴达、雅典。
4.古典时期:马其顿王国,亚历山大统一希腊半岛。
5.《乌尔纳木法典》是迄今发现的第一部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被认为是现存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有条理的法律文集。
6.希罗多德被称为“历史之父”。
7.《十二铜表法》罗马历史上的第一部成文法典。
8.中世纪文化形态:骑士文学、骑士制度、骑士精神、世俗大学(意大利最早的世俗大学——萨勒诺大学、博洛尼亚大学)。
9.著名的哥特式建筑:法国沙特大教堂、巴黎圣母院、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圣马可山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
10.宗教改革运动由德国基督教修士马丁•路德,中心思想——“因信称义“,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得救全在于信仰。
11.17世纪三大文艺样式:巴洛克、古典主义、洛可可。
12.英国政治家培根,被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
13.伏尔泰《哲学书简》;卢梭——主权在民说、《社会契约论》;狄德罗《百科全书》;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霍尔巴赫《袖珍神学》。
14.湖畔派诗人:(第一代)——华兹华斯+柯尔律治《抒情歌谣集》、骚塞;第二代——雪莱《西风颂》、拜伦《堂璜》、济慈《希腊古瓮》、《伊莎贝拉》
15.海涅《论浪漫派》、(法)乔治桑《印第安娜》,被誉为“法国小说家中最伟大的女性”。
16.(法)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法)吕德《马赛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