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力老师——从人出发的舆情课,是一场全新的课堂呈现形式。7堂课,7个事件,7位中心人物,每堂课都是一个小型的专业讲座,每一堂课都是对真实事件中心的聚焦和碰撞,因此,首先,我要感谢杨力老师在课堂上的付出,能够遇到这样用心,负责,有能力的老师,我感到十分荣幸。
从人出发,我看到了人才的价值。任远主任就舆情分析工作带来他关于认识舆情的分享。舆情反映着民情,反映着人本身,而舆情分析的工作,就是及时搜集分析舆情走向,以更好地帮助相关部门了解民情,体察民意。而舆情分析需要的人才,学历并不是第一要素,任远主任给我们强调了人才的本质,是真实的能力本身。
从人出发,我看到了现代都市中,人们对大自然的渴望,市民田相和先生的一张都市雪山图,让我们体会到成都“望得见山”的幸福。
从人出发,我看到人与人的差别并不是财富的差距,而是心灵的差距。励志大学生汤丽莎,每月生活费200,却仍旧坚持资助贫困儿童上学,来演讲的前一天,还忍受着脖子上病痛的折磨。在“借资助贫困生炒作”的传闻中,有的人看到的是为了名利不择手段,有的人看到的是艰苦奋斗,舍己为人,坚持奉献的品质。汤丽莎因成都商报的报道备受关注,有人指其父女炒作,面对舆论,汤丽莎选择了承受与坚持,保持初心,继续前行。而在这场广泛关注中,也有选择相信她,支持她的人---一位来自广东的企业家,表示愿意资助她13万余,用于帮助汤丽莎资助的贫困孩子完成学业。这里,我看到了人心的差距。
从人出发,我还看到当代网红顾少强背后平淡,普通的生活,让我体会到名利、金钱并不是人生的全部,平凡和从容才是真谛。因辞职信走红后,顾少强老师原本拥有许多可以“发财的机会”,那就是利用自己的知名度,为别人背书。然而她都一一拒绝了,选择了遵循自己的初心,看世界,看人群,并找到自己内心真正的归属。在街子古镇经营客栈的日子里,她同样要面对生意上的头痛,柴米油盐的操持,就像所有的普通人一样,有喜有悲,生活中有酸甜苦辣。有的慕名而来的游客,看到她真实的生活后,失望而归。可我却认为,这才是生活最本真的模样,能够看清名利的本质,看清生活的本质,不是每人都拥有的能力。为此,我对顾少强老师感到敬佩。
从人出发,我还看到一个公民对国家与社会的责任与义务,看到了人情与国情的紧密相连。在倒朴行动中贡献个人力量的韩国公民洪载民先生,他正视自己的社会公民角色,正视自己的权利和责任,反对和抵制威胁社会和国家的不良之风。在洪载名先生的演讲中,他用清晰的逻辑为我们还原了倒朴行动的前后过程。虽然他的中文并不是非常流畅,但是我能深深体会到韩国民众力求新变的迫切愿望和对威胁国家社会的弊病之坚决抵制。最后离开教室时,洪载民先生与杨力老师握手时的深深鞠躬,也令我留下深刻印象。
从人出发,我们还看到人开人关的新浪邓总。新浪作为一个当代互联网媒体公司巨头,为我们当下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改变,邓总就他个人岗位出发,为我们讲述了信息把关的流程,对新媒体的同学而言,这无疑是一场业内的专业讲座,让我们进一步认识了媒体行业。
从人出发的最后一节课,我看到了保持独立思维的重要性,也看到了理想的丰满和现实的骨感。腾讯大家张丰老师,从事新闻多年,在众人云云中一直坚持表达独特见解。然而,在广大而浩瀚的舆情中,诚然,智慧的头脑并不是多数,不是每人都拥有洞察本质的眼睛。有时彰显智慧的观点,因为种种的现实因素,却常常被淹没在沉默的螺旋之中。一位坚持发表真实文章的媒体人,有时也会为文章无法通过审核而头痛。正因如此,可见拥有智慧,保持清晰头脑的重要性,如果大众都是智慧的,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想必也会有更多人支持和发表良心的言论,那么,世间荒唐的闹剧,也许会减少很多。
从人出发,需要我们练习拨开皮肤,直击核心的能力,这当然不是容易的,这是我们一生需要修习的话题。我认为归根结底,从人出发,就是找到自己,找到个人的本质,让人更像人,才能更好地理解身边的人,理解这个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