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赠予现实的黑色童话 ——观影片《潘神的迷宫》有感

作者:高丹羽
主要内容     

赠予现实的黑色童话

——观影片《潘神的迷宫》有感

每一个小女孩,哪个不曾怀着美好的幻想,幻想处于梦幻的世界,幻想住在高大美丽的城堡中,幻想着自己是某个王国的公主,她们总是有些小固执地傻傻相信着童话里的一切。也许有一天,才会猛然发现,你根本不是什么公主,仅仅是无数普通人中的一员,根本没有完美的童话世界存在,有的只是现实的残酷和黑暗。

女孩的童话梦,总该会醒的。

《潘神的迷宫》是一部西班牙电影。影片以一个小女孩奥菲利亚的视角为主,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二战时期的故事。1944年,西班牙正处于弗朗哥法西斯独裁政权的恐怖统治下,民众生活艰苦,反独裁革命运动受到残酷的打压,整个地区处于纳粹德国黑暗、残暴的统治之下。12岁的小女孩奥菲莉娅跟着怀有身孕的母亲和继父一同搬往北部的前线居住,而她的继父维达尔上尉正是个凶暴的法西斯军官,他只关心母亲肚子里的孩子,其实对母亲丝毫不爱,对奥菲利亚更是一点不手软。

面对着世间的残酷和冷漠,奥菲莉娅感到十分的伤心与绝望,在如此压抑的生活环境,自幼就爱幻想的她在自己小小的内心中虚拟出了一个宛如世外桃源般的童话世界,并把自己沉浸其中。她幻想自己其实是地下王国的公主,现实中的艰辛和残忍是对自己的考验,当她通过了潘神的全部考验,就能回到自己王国,同母亲和已逝世的父亲团聚。在这战争中的萧条岁月里,奥菲莉娅唯有徜徉在梦想编织的童话世界里,以来逃离悲惨寂寞的现实。

一切的开端是从奥菲利亚追逐着小精灵,在自家的屋后偶然发现了一座废弃已久的古老迷宫开始。进入迷宫中,她遇到了这里的主人——潘神。潘神告诉了奥菲利亚的真实身份,并表示自己就是在此等候她的能够指引她回到地下王国的仆从,奥菲利亚虽有疑惑,却还是选择相信,并在潘神给出的指引下,完成一个又一个的考验,为了回到美好的地下王国……

而影片中迷宫的主人,对整个故事起着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的半人半羊的怪物,在古希腊神话中也有原型。潘神(Pan),又称作牧神,是希腊神话中司羊群和牧羊人的神。专门照顾牧人和猎人、以及农人和住在乡野的人,最初是在阿耳卡狄亚的神庙里祀奉,后被认为是帮助孤独的航行者驱逐恐怖的神。人们把他同罗马神话中的浮努斯神相等同。

他有人的身体,头上长角,长耳朵,下半身及脚长的像是羊的脚。潘神也是森林之神,性好女色,放纵情欲,是午后的沉欢。有时候被诗人们看作精灵的统管者。爱好音乐,最擅长吹笛子、排萧(潘神箫),能创造出非常好听的音乐,据说他的笛声有魔力,容易让人和神陶醉、忘我,常带领山林女妖舞蹈嬉戏。

在希腊神话中,羊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古代希腊最高神宙斯就是羊的化身,而外形如同怪物,面相丑陋怪异、半人半羊的潘神,同时也是邪恶和淫欲的象征,还成为中世纪邪恶形象的来源。

影片选用这样一位亦正亦邪的、具有较突出的两面性的古希腊神来作为主要人物,一方面是和本故事的设定契合,比如乡野,比如森林,比如对孤独迷茫着的奥菲利亚的帮助和指引。另一方面则暗示了童话的两面性,就算是童话也会有两种结局,有幸福的童话也必定会存在悲伤的童话。同时还有幻想与现实之间的对立,寓意着奥菲利亚的美好幻想与残酷黑暗的现实的强烈对比。

当影片中潘神缓缓地向奥菲利亚诉说着那些光怪陆离的故事时,他脸上难以捉摸的隐隐笑意,还有仿佛带着蛊惑人心般的引诱的的语气,有时让人信任,有时却又令人深感怀疑。不禁反复琢磨,潘神到底是善良还是邪恶?这样做对奥菲利亚到底是好是坏?然而好与坏本无明确的界线,终究没人能将它说清。

该影片由神话和现实两条主线并行发展构成,一边讲述的是一位地下王国的公主重返她的美好王国的奇幻经历,另一边的现实讲的是法西斯势力与反法西斯游击队之间的战斗的革命故事。这两条看似毫无交集的故事主线却被巧妙地结合了起来——那位地下王国的公主正是法西斯将军的继女。这部电影将童话与现实始终交织在一起,主人公奥菲利亚运用自己的幻想穿梭于自己编织出的童话与现实之间,既有《艾丽丝漫游仙境》的元素,同时又带有《哈利·波特》的神话色彩。导演别出心裁地在这部影片中创造了两个世界,一个是极端残酷的现实世界,一个是存在于内心的魔幻世界。这两个世界就像两株藤蔓植物,因为距离太近,枝与叶已经完美的生长在了一起,形成了魔幻与现实的完美契合。若没有小女孩单纯的眼睛,那些善良的精灵,另一条线索就不会显得那么暴戾和残酷。可是正因有了另一方的衬托,现实世界发生的事似乎格外让人不忍心。看似最后仅仅是童话的悲剧,实质也是对西班牙内战的一个完整隐喻和反思,批判战争给社会带来的沉重的损失和伤害。

《潘神的迷宫》可谓是魔幻现实主义影片的一部经典之作。传统的童话跟魔幻主义是完全不同的事情。大多数的童话都是编给小孩子听的,要充分考虑到脆弱幼嫩心灵的接受程度,而魔幻现实主义其实是给大人看的,它总是以夸张奇幻的手段放大现实中某些荒谬的逻辑和现象,其结果是却往往比现实更为真实。由如此复杂晦涩的象征手法构成的魔幻现实主义,它的根源来自西班牙文化,同时也深受来自基督教的神秘主义的影响,是中世纪基督教将西班牙构筑成欧洲最后堡垒的过程中留给这个国家的文化烙印。

电影中潘神交给奥菲利亚的几个“考验”,串联起了故事主要的情节发展,充满了大量的奇幻色彩。:第一个任务是钻进满是蛆虫和污泥的树洞,将三颗魔石放到占据树根导致老无花果树枯死的巨大癞蛤蟆嘴里,并从它的肚子里取出金钥匙;第二个任务是用魔法粉笔在墙上画出一扇通向异世界的门,用金钥匙拿出一把匕首,同时会看到一桌美味佳肴,但绝不准吃宴席上的任何东西。这两个故事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令人作呕的蛆虫和癞蛤蟆,还有异世界中奥菲利亚没能经受住美食的诱惑,违背了潘神的告诫,导致可怕残忍的无眼吃人怪物的苏醒,让这部作品沾上了些许的恐怖和惊悚元素,更有“黑童话”的味道,同美好温馨的童话截然不同。

第三个任务,也是最后一个,就是带着匕首和她的弟弟到迷宫,用弟弟的血打开通往地下王国的大门。距离自己的美梦仅剩最后一步,奥菲利亚却毅然选择了放弃,她不愿伤害无辜的婴儿。然而当我正感慨于她的善良和坚强,感叹黑暗中依旧有美好的人性存在时,维达尔却一枪结束了她的生命。没有主角光环,没有神转折,奥菲利亚就这样倒在了地上,额头上有一朵绽开的鲜花。我也跟着一瞬间窒息,周围的世界安静得可怕。最后的最后,奥菲利亚衣着华丽地走进了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她用自己的鲜血打开了回到地下王国的门。在这里,同先一步离开的父母团聚,回到了他们的“王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完成了她一直追求的梦想。就像美好的普通的童话故事一般,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但是我却哭了,为了童话中美好的结局,为了现实中残忍的事实。

我在看的过程中,其实一直有一个疑惑缭绕于心——那些奇幻的形形色色到底是真实存在于故事中还是仅仅是存在于小女孩想象中的假象?例如奥菲利亚的母亲看似是因维达尔烧毁了潘神给的曼德拉草而难产死掉的,但是转念一想,其实没有曼德拉草,母亲依旧会难产而死,这也让我想到,是否根本就没有这曼德拉草?是否根本就没有潘神等的存在?后来奥菲利亚借助潘神的魔法粉笔在墙上打开了一个通道,赶来解救她的人看见的却只是一道粉笔的普通的痕迹,但是奥菲利亚又确实逃了出去,虚虚实实交织缠绕,着实让我琢磨不透。如果这仅仅是一个现实向的故事,其中的所有神与怪都只是奥菲利亚的空想,未免让这个可怜的小女孩的经历更加悲惨,所以我最终还是选择了相信童话,相信潘神和地下王国的存在,相信善良纯真的奥菲利亚能够真正有个美好圆满的结局。

《潘神的迷宫》其实是一部非常深的电影,童话与现实紧紧纠缠在一起,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有现实的真,又有魔幻的美。我忍不住看了一遍又一遍,每看一次都又能体会到新的或不同的东西。影片中包含了太多太多的影射和寓意,以至于无法将其一一解释清楚。奈何我目光浅薄,只能看出浅浅的一层来,若有对魔幻现实主义以及西班牙内战史有更深的认知,或许能从其中看出更多的东西。

奥菲利亚就像一个小小的火苗,虽渺小而微弱,却为寒冷晦暗的深夜带来了一丝暖色和微火,是她撩起战争沉重的帷幕,用画笔描绘出一个全新的世界,而她自己就站在那个时代的门口,微笑着消失了。

在影片最后,那棵曾经干枯的无花果树开出了洁白的鲜花。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