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凭什么说我们戾气重?你是我爸啊还是我妈啊,你管我的!有本事你来啊,你找得到我吗?我怼的就是你!你就是错了!我们家XX那么努力,你算老几,有演技差你去啊!怎么!跑调我喜欢!这叫做个性!什么?你说网络上戾气重,你有理由吗?不算!这个理由我认为不对,所以你错了!”
什么是戾气?
这大概就是网络上戾气的体现吧。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
网络是匿名化社区,人们可以扮演一切角色,也可以在匿名的情况下展现出所有的真我。这也是为什么网络上讨论问题的戾气越来越重的根本原因,因为匿名,所以大多数认为可以不用为其负责。所以就自由且不顾及的表达“观点”。
乌合之众,群体的狂欢。在网络中,小众的集结和大众的扩张显得尤为明显,圈子的出现也是其中一个体现。以前是一只狗咬一个人,现在则是一群狗咬一群人(这里没有歧视的意思,只是举个例子,然后狗狗那么可爱,对不起了!)。戾气重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人多势众,“拉帮结派,我怕谁~”这就是很多人在网络上随意散发戾气的又一主要心态。你想想即使人反过来咬狗,也不一定咬得到你啊。
还有就是网络上的交流是平面单调性的,观点的冲突是无限被放大的。而现实中的冲突是多方面的。
“你怎么开车的!瞎了啊!你撞到我了你知道不!”
“诶,等等,你长得有点小帅诶,算了算了。”
“A,你知道吗,B居然认为马蓉是对的,我们都知道宝宝才是受害者呢!”“对啊,要是是别人我早怼回去了,可是A平时对我们也挺好的,可能这件事他也有他自己的考虑吧”
一次争论中,当观点中的冲突被无限放大的时候,往往争论的重点早已脱离了观点本身,而被放大到了人身和整个群体的攻击。
现如今社会压力本来就越来越大,而身处这个社会的大多人们都没有学会如何去发泄和解决压力。所以网络的出现,让他们找到的“出口”,这也是上一点所延伸出来的,往往很多争论到最后已经脱离观点本身,而是自身情绪的发泄了。网民素质层次不齐(阶级分化严重,利益不同,所需不同),也导致了自身认知的局限性以及压力的控制性不强。
所以,你是戾气本人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