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之邦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中华人民在省视自己时将礼仪放在一个不可缺少的位置。就像古人说:不学礼,无以立。礼仪是多么重要并且是所有的基础。
很难想象,一个国家若是没有礼仪,不遵守礼仪,又会是哪样。可能街道充斥着垃圾,垃圾桶以成为可有可无的装饰品。可能公交车上,地铁内不再是安静无闹的环境,反而全是嬉笑声,打电话声音大的刺耳,甚至来回跑动不顾及车内人员的安危。可能我们再也看不到类似于扶盲人过马路,为老爷爷老奶奶让座的情景。可能再也听不到“对不起”“谢谢”“没关系”这类动听让人感到舒适的话语。由此想想,如果没有礼仪,那这个国家真的很可怕。落后、混乱是这个国家的代名词。
礼仪的范围十分广泛,我觉得主要有几方面。
谈吐礼仪。一个人的谈吐修养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文化程度如何修养如何。生活在粗鄙、混乱环境中的人,我认为,谈吐就如所在的环境一样,或许那人会和环境一样吐词粗俗,也可能像淤泥中的莲花君一样,濯青泥而不妖,吐词文雅。生活在受规则所束缚的环境,或者是从小受书香气息所洗礼,那谈吐自然是和前者所说的是不一样的。可能会谦虚不假,温文尔雅,从谈吐就能感受到儒家思想中礼仪的韵味。而对现代人来说,礼仪是嘴边的香气,会在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时说没关系,会在打扰别人时说声对不起,也会在受别人帮助时说一声最诚挚的谢谢。
行动礼仪。为需要起身的人搭把手,为看不见的人带带路,为年迈的老人家或者大腹便便的孕妇让出座位,将垃圾扔进垃圾桶等。这些看似不大的举动却牵扯着我们的心,一举一动都能透露出礼仪的影子。也是最基本的礼义之道。一个动作可能就能为他人带来巨大的意义,礼仪的魅力就在此。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思想礼仪。思想不龌蹉大概是对人最基本的尊重。有些人偷杀抢掠为的只是心中一时的不快或者一时的利益。思想坏了那人就可真是坏了,没有礼仪没有尊重,人人都被功利蒙蔽了心眼,那是最可怕的下场。所以,思想也需要礼仪。如果每个人思想礼仪做到最好,那么行动礼仪、谈吐礼仪接踵而至。毕竟都是中华礼仪的一体。
所以,在当今社会,我们应立足于吸收民族文化中的精华,使传统文明礼仪古为今用,有人曾经说:“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你还有明天;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你人生的价值不在于金钱;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将是彻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我希望我们能重视礼仪,将谈吐、行动。思想做到最好。让我们“礼仪之邦”的这个民称名副其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