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才是真正的人生
——读余华《活着》
人为什么要活着?不就是为了活着而活着吗?人世这座炼狱,死固然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活着却真的很难。《活着》就是活着,一想起命途多舛的福贵,心情难免沉重起来,我们很难不为福贵的一生欷歔难过。他就像田野间的杂草,任人踩踏、风吹雨淋,却依旧柔弱却顽强地活着。这是真正的活着,这才是人生的真面目。
福贵的命运和骆驼祥子何其相似,在命运的泥潭里挣扎,到最后一刻时就只剩下孑然一身,来时赤条条,去时孤零零。妻子孩子都走了,唯一的念想也没了,造化如此弄人,到底该如何自处?但,福贵和祥子还是不同的,福贵在历经命运的捉弄后,还能保持着最初的那份心境;而祥子,在命运的泥沼里越陷越深,难以自拔,最后被命运杀死。
在那样的年代啊,活着真难。福贵面对着那么多的苦难,承受着一次又一次毁灭性的打击,在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后,他依然还能鼓起勇气活下去,这才是对命运最大的反抗。只有相信生活,并且活着,才能成为说故事的那个人,才能走到说故事的那一天。
人生只有一次,活着的意义从来都不在于得到了什么或失去了什么,而在于经历了什么、懂得了什么。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世界上本就没有什么十全十美的经历。一个人的一生在经历了各种跌宕起伏之后,在看多了生离死别之后,在历经了时间的积淀之后,在遍尝了人生百味之后,就会像福贵一样,意识到人生本就是这样一个不完美的过程。
不管是对一对夫妻还是一家人来说,先走的总是幸运的,因为活着的会一辈子都生活在回忆里。福贵对老牛说:“今天有庆、二喜耕了一亩,家珍、凤霞耕了也有七八分田,苦根还小都耕了半亩。你嘛,耕了多少我就不说了,说出来你会觉得我是要羞你。话还得说回来,你年纪大了,能耕这么些田也是尽心尽力了。”他是这个家里唯一还活在世上的人,但那些亲人分明都还活着,活在福贵的心里。那头老牛,却是福贵自己的写照,他的人生最后就剩自己陪着自己了。
书中尾声,福贵说了一句话:“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这不就是福贵吗,回顾一生,这不就是他命运的写照吗?但这不只是福贵,这是所有活着的人呀。他们年少时期意气风发,想要出门闯荡,去看别样的世界,去过没有牵绊的生活,无拘无束,最是潇洒少年郎。但是人到中年,内心就没有那么汹涌,有些人只为了名利忙碌着,但更多的人,却把家庭和亲人看的重要,想给家人更好的生活。年老时,尤其是死亡的脚步越来越近时,才感觉生命诚可贵,健康却最重要,但可惜这时候,只有独自一人去感受落日余晖。满腔苦涩都只有自己来咽。
除去自我,外在的一切都是浮云;万般追求,都抵不上内心的归属。这意境,像极了一首词: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世间有千千万万个福贵,福贵也有千千万万种不同。他在一定程度上象征着中国的老百姓,命运虽苦,但压不垮我,仍旧在平淡中活着。福贵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但更多的人,恐怕没有福贵那样一颗善良而乐观的心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