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的著名作家莱曼特曾经说,“有了金钱可以在这个世界做很多事,唯有青春却无法用钱购买”。青春是宝贵的,是易逝的,同时它也是迷茫的。
第一次听到刘同这两个字,是在高二上学期。同寝室的学霸买了一本他的《你的孤独,虽败犹荣》。某天的我,闲得无聊。在经过学霸本人的允许后,便拿起这本书百无聊赖地读了起来。没想到在看了十多页后,我便对这本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我是一个读书很挑剔的人,相比起那些枯燥乏味的文字,我更喜欢的是配有图画稍显生动的绘本。而刘同吸引我的地方在于,他朴实的写作风格以及并不华丽的辞藻。从他的书中,我能感觉到他本人成长过程中的酸甜与苦辣,也能在自己身上发现有那么一点与他相似的地方。但那本书我并没有读完,由于高三的来临,课下的时间也变得紧凑起来。平常可以拿来偷偷看小说的时间,慢慢被各种习题册填满。直到考上了大学,我才有了静下心来,去阅读他作品的时间。
在《谁的青春不迷茫》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有两句话。第一句话是“因为年轻,所以没有选择,只有试试”。因为刘同有着十年北漂的生活,所以我从这句话中读出了无尽的沧桑之感。而这句话在我的身上也同样得以表现。进入大学后,就离进入社会更近了一步,换句话来说,大学就是进入社会前的一个训练场。而这对于有着轻微社交恐惧症的我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为了锻炼自己,我加入了一个部门。因为是新人,没有经验,对工作很不熟悉。在一些小细节上,又不能过多的过问部长,所以只有自己去试试。在这其间,虽然也闹了不少笑话,但我也成长了不少。
第二句是“你越来越能够接受现实,而不是越来越现实”。在没上大学前,我对这个社会的认识是片面的。也可以这样说,我是一直活在自己的幻想中。认为自己会遇到很多志同道合的人,会和每一个人都相处的很融洽。但在上了大学后,发现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计划与目标,甚至有一部分是我无法理解的。并且由于个人价值观的不同,很容易和别人产生争执。很长一段时间,我在尽量和自己有交集的人和睦相处,但这样实在是太累了。在认清现实后,我也消沉了一段时间。但现在,我已经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交际方式,这也使得我变得更有主见。
我不是刘同,不能亲身体会到他成长过程中的那些喜怒哀乐。每个人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人生,并且都应该为自己的人生负责,而青春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时期。虽然现在的我,对自己的未来还感到些许迷茫,但我不会就此停止对未来的探索。要知道,机会往往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而我,已经开始踏上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