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现在读书的频率已经远远没有以前高了,有时候要静下心来读书的时候总会有各种各样的事情,说起来还真的很怀念小时候一心一意读书的样子。下面这三本书是最近读的,总体来说读的不算很仔细,算是囫囵吞枣地看完吧。
1.《激荡三十年》《激荡十年,水大鱼大》
by吴晓波中信出版社
全系列一共是三本书,从1978年改革开放讲到了2018年。这是很容易读下去的一本书,读前面的时候觉得很陌生有趣,读到后面的时候发现那些经济变化其实自己也曾经亲身经历。吴晓波的逻辑和洞察能力也确实是财经类作者里面数一数二的。这么多人,这么多事,最后居然都能被他理得井井有条。
2.《腾讯传》
by吴晓波浙大出版社
读这本书纯属偶然。当时飞机晚点了,为了避免太无聊就在机场随便买了书看。其实这本书本身远远不如上面三个出彩,比较想看的是腾讯的投资地图,但是书里写的很少。反倒是一些故作深沉的追忆和机械单薄的介绍比较多。但是由于我自己本身对互联网公司很感兴趣,所以也读得很开心。了解一下当下中国市值最高的互联网公司的成长历程,会发现这个世界还是有很多不可思议的事。
3.《樱桃青衣》
by张怡微华东师大出版社
前两年才知道怡微的,超喜欢她安安静静的长相。本书的名字其实有个典故——故事中的卢子为名利所惑,却最终感叹:“人世间的荣辱兴衰,高低贵贱,应当顺其自然啊!”然而那所谓自然,也是日复一日、不是滋味地度过。蕉叶覆鹿,樱桃青衣之中展现的不过是普通人的一生。梦境与现实的差距,沉沦与无争的矛盾,自私又深情的心绪,痛恨与宽容,记忆与遗忘,沉重与单薄,一切的一切都被张怡微刻画得细致入微。
我以前读书喜欢一个字一个字的慢慢读,现在要把读书的时间分给玩手机和其他更多的事情,所以就只能很快地读。其实无论快与慢,读了的书都是会被忘记的。你现在让我讲《罗生门》到底写了什么,我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不过这都不重要。我觉得书的好处核心在于:牛逼的人在书里说了他自己也相信的话。
而很多当下流行的内容,你无法分辨作者是不是为了迎合读者,配合营销而说了自己都不信的鬼话,这就造成了认知的信息不对称,搞得你其实脑袋里面装了一堆浆糊还以为自己掌握了人情世故世间真理。
读书呢,只要你不老是热衷垃圾书,比如成功学立志学无脑青春学,都可以让你真正了解牛逼之人看世界的方法和视角,不会被蒙骗。读好书就像开了天眼,让人站在更高的视角,看到更真的世界。
Inbookwetrust
eventhoughlifesuc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