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浪潮》读书笔记
这本书是美国阿尔文托夫勒在九十年代出版的书,但是书中的内容直到今天来看都非常具有研究意义。
从整本书来看作者将内容分成了三个部分,也就和题目第三次浪潮相符合,分别从浪潮的冲突、第二次浪潮、第三次浪潮着笔,当然从题目我们就能知道,其主要内容是放在第三次浪潮上的,前面两个部分显然是做了一些总结和铺垫。
在第一部分中,作者将其命名为浪潮的冲突,写了一些浪潮产生的原因和前提条件,大概分析了未来的浪潮将如何发展。其中作者写到人们一般持有的两种不同观点,一种是以为现在的社会会永世长存,不会产生其他改变他们也无法想象自己会有其他不一样的生活方式,另一种观点是现在的社会不会有未来,明天就是世界末日。作者说这两种想法看似截然相反,然而却产生同样的心理和政治上的影响。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作者的观点应该是非常正确的,在八九十年代,人们的思想还没有从封闭中解放出来,受到当时的政治影响非常大,想象力和意志力都是被现实所困的,所以产生这样的未来观也是必然的。显然,未来并不会掌握在这两类人手中,只有像作者那样真正思考了未来的现实发展的,才能够成为未来新文明中的一员。
第二次浪潮根据作者的分类,写的是工业革命时期的时代浪潮,从农业时代过渡到工业时代必然会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不管是从生活方式还是商业模式还是一些政治相关的问题上,变化如同浪潮一般冲刷了以前的痕迹,这一部分算是作者对于他所身处的时代的总结和一些现象的描写。在‘识破法则’这一章节中,作者写到了标准化、专业化、同步化、集中化、好大狂、集权化这六个法则,这是在工业文明时代的社会法则,一切都是根据这些法则来活动。从标准化来讲,这是一个从工业生产中产生出来的,标准化的生产和生活提高了人们的效率,将千差万别的东西统一标准,这让我不禁想到中国在探索时期的‘大锅饭’和标准的各种凭票领取东西,尽管我们生活在不同的国家,但是世界上发展的大潮流和趋势都不尽相同。
如果说第二次浪潮是对当代的总结和描写,那么第三次浪潮就是作者对未来的想象和猜测,更靠谱的说法是作者根据正在发展的社会做出的推测,在第三次浪潮中作者提到的太阳能、遗传工程、电子家庭等等拿到我们现在来看,作者的想法和思考都是非常具有未来性的,甚至在不久的今天我们已经实现了大多数,有一些猜测甚至对未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看到这里我不禁为作者的远见和想象力所惊讶,这或许就是《第三次浪潮》这本书能够震惊世界的原因吧。在第三次浪潮这部分作者不仅是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全面剖析了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还结合第一次浪潮的战略以及第三次浪潮的问题来分析。
最后,这本书所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看到之前的问题,还对未来有相当大的指导意义,各界人士都应该好好研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