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是一本世界名著,这是毋庸置疑的。毫不夸张的说,西方巫师界体系就是由《哈利波特》与《指环王》共同建立的。故事中,被预言选中的救世主男孩哈利经过种种磨难,与伙伴们终于消灭了黑魔王——伏地魔,让巫师界重回和平。撇开伏地魔种种事迹的黑暗性不谈,我要浅谈伏地魔失败的原因。
第一,伏地魔的童年经历影响了他的性格。在伏地魔还是汤姆·里德尔时,就经历了种种磨难——他是迷情剂的产物,而并非是父母出于爱情而结合生成的结晶(另一种程度上说,他父亲是被他母亲利用魔法药剂迷奸);拥有高贵的霍格沃兹四巨头之一斯莱特林的血统,却流落到麻瓜(没有魔法的普通人)的孤儿院里;拥有魔法,天生会蛇语,因此被视为怪胎,受到排挤打压(当然,他也都报复回去了)——因而,他伪善性格的形成很大可能上是童年阴影所导致,再加上他在多年孤僻生活后突然知晓自己流淌着高贵的巫师家族血脉后养成的血统崇拜论(这也是他杀光父亲全家的原因),后来他招兵买马追求权力、追求纯血的行为也是在意料之中的。
第二,伏地魔在求学生涯中选择了错误的道路,因而影响了他对事物的判断。所谓错误的道路,就是他发现了制作魂器的方法,其目的是为了追求永生。
永生对于所有人而言,都是无法抵抗的致命的诱惑。但他的失误在于没有去了解永生的形式以及后果。在《哈利波特》中,出现过的得到永生的方法有尼克·勒梅的魔法石,以及制作魂器。尼克·勒梅之谜是世界之谜,因而不再多说。而魂器是一种魔法物品。制作魂器的过程就是把灵魂分裂开,将一部分藏在身体外的某个物体中。这样,即使身体遭袭击或者毁坏,也不会死亡,因为还有一部分灵魂在世间未受损害。一旦肉身被摧毁,就会连游魂都不如。
我无法理解这种永生有何意义可言?况且这种将灵魂拆分的方式会极大影响人的理智判断,这也许就是后来他行事激进的原因之一。
第三,伏地魔性格上自负的一面,使他囿于巫师界这一小圈,而不去了解更广阔的世界。他作为霍格沃兹有史以来最优秀的学生,有自负的能力与资本。而这种自负同时也延展至对巫师界的自负,当然,这也是大部分巫师的通病。他们总认为麻瓜们手无缚鸡之力,但却忘了中世纪时正是这群普通的麻瓜猎杀了大量的巫师,才催生了保护尚无自保能力的小巫师的学校——霍格沃兹的诞生。麻瓜在很多巫师,尤其是崇尚血统的斯莱特林们眼里,是低劣、下等的血统,他们当然无法容忍越来越多的麻种巫师进入巫师界,占有他们的资源,才会如此容易被伏地魔煽动收编,开始他们的“麻种清除计划”。
然而他们从来不会发现,与他们隔绝多年的麻瓜们早就拥有了坚船利炮,并开始了多次世界大战,与之相比,总人口仅3000多的英国巫师们之间的战争就像几个镇之间打架,令人无言以对(数据源于作者罗琳访谈)。我不认为巫师们几个咒语可以抵挡原子弹等巨型杀伤武器,某种程度上说,魔法已经落后近现代科技太多了。
如果是我,绝不会选择将麻瓜血统屠杀殆尽这样的不切实际的方法。就个体而言,我承认作为巫师能做到的事情是我们普通人无法做到的。“清除麻瓜计划”本质上是为了让巫师统治麻瓜,运用魔法控制大量商业巨头,以掌控国家,甚至世界经济,由经济基础撼动上层建筑岂不是更为和平有效?因而伏地魔的失败告诉我们,多读书、读好书、开阔眼界是多么的重要,否则便只会如野蛮人一般打打杀杀。想征服世界?多睡觉吧,梦里什么都有。
伏地魔是一个悲剧人物,他幼时的经历固然可怜,但一切果皆有因,每个人都需要为自己做过的事情负责。世上并不缺乏出淤泥而不染之人,可惜的是,他并不是其中的一份子。不得不说,他曾经在作为汤姆·里德尔时,真的优秀到令无数人心动,如果是真实出现在我面前,想必我也不能幸免。而我只能为他本来可能拥有的光明未来却经他手失去而惋惜,却并不会同情。只因一切,都是他咎由自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