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野草》读书报告

作者:青素宇
主要内容     

《野草》大量地运用了象征主义这一表现手法,实现了强烈的艺术效果。《野草》虽是散文诗,却如小说一样,情节跌宕起伏。在《影的告别》中,他塑造了一个痛苦且以悲剧结束的文化先驱——影,沉没在黑暗中,在黑暗中被吞并,在光明中消失,没有他的生存之处。在特定时期里,人们不知怎样去选择人生的道路方向,压抑地生活着。鲁迅自己也是在这样一种压抑的情愫中创作,以人物形象的象征手法,还有一种梦幻的象征手法来表达这种压抑之情。

象征主义包括象征、启发和暗示,《野草》的大多数作品都是自然景物、虚拟的或者梦幻的场景,我们需要分析景物再来了解鲁迅想要表达的内容。《野草》读书报告在《颓败线的颤动》中,“板桌上的灯罩是新拭的,照得屋子里分外明亮......然而空中还弥漫地摇动着饥饿、苦痛、惊异、羞辱、欢欣的波涛......”这一切的梦中梦描写,充满了暗示。又在后面的行为描写中以垂老的女人为象征对象,在她看见过往的一切后所作出的行为中得到自我启发。

此外还有一种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结合的方式进行景物描写,《雪》里的雪人“大阿罗汉”:“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雪人在晴天会融化,而在此的雪人却不只是普通的雪人,随着雪的消释,也有人们精神与身体的消逝,一切都带着神秘色彩。在《好的故事》里面,描写的每一系列的景物都具有人的情感,如此让人与景物所遭受的一切具有代入感,真实的体会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再者是对故事情节的象征方法,例如《过客》,这是唯一一篇用戏剧性的手法来创作的。没有什么景物描写,对人物的外貌心理描写也没有许多,却在言语间发展故事情节,运用象征手法,塑造了战斗者的形象。主要展现人物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未知但仍然坚持往前走,这也正体现了鲁迅先生自身具有的什么都不怕精神。也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生命是自己的,没有人可以拿走。”

鲁迅先生在《野草》中大量采用象征手法,却不拘于一种手法,而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表现象征的意义,让作品带着耐人寻味的神秘感,值得人们深入解剖,感受到在那特定时期他曾经历的与他所想的。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