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博物馆之清高宗乾隆皇帝特展游记
在漫漫时间长河里,许多生命都微小如沙砾,我们可以记住的并不多。王谢堂前燕犹在,帝王将相已作古,沧桑世事,谁主沉浮?俯瞰烟火人间,万物遵循自然规律,在属于自己的界限里,安稳的成长。人的生命,与万物相比,可谓渺若微尘。
但我们应当记住一个名字,一个叫做乾隆的名字。他被称作盛世天子。是中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帝王,同时也是年寿最高的帝王。他文韬武略,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他爱收藏爱旅游,曾经六下江南,饱览了祖国大好河山。他是清朝最有福气的天子。同时他也为清朝康乾盛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想了解他。
我随着人潮走进展厅,入目而来便是他明黄色的缎绣云龙纹朝袍。精致的刺绣,大气的盘龙栩栩如生,恍若即将盘云而上直上九霄。那一瞬间,我像是站在金銮殿前,看到这位九五至尊端坐金漆龙纹宝座上,神情庄重而肃穆,目光炯炯充满睿智。座前书案上有三方他命人刻制的青玉玉玺。身后有金漆龙纹围屏一面,宫女手执宫扇站其身后。两侧设有珐琅香筒、仙鹤烛台。台前香几上承珐琅质香炉,香炉上青烟淼淼,龙涎香蔓延大殿。一切都显得那样庄严肃穆,令人生畏。
我看见他慢慢起身,迈起的每一步都带着历史的感慨。我跟在他身后走进他的书房——三希堂。书房面积仅数平方米,布局紧凑和谐,陈设幽雅古朴。窗台摆设文房用具,置炕设座。座上方与两旁有他的手书“三希堂”匾名与“怀抱观古今,深心托豪素”对联。右墙悬挂各式壁瓶,下置《三希堂法帖》木匣。我看着他将珍藏的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王珣的书法帖拿出,细细抚摸,似在品味,又似陶醉其中。据说三希堂这一名字代表着世希贤、贤希圣、圣希天的做人目标、准则和榜样。不由得,我望着他的眼神更为崇敬。
过了一会他放下书法贴,想起了自己的八旗军,想起了他为训练校阅军队所制的八旗盔甲——上三骑正黄、镶黄、正白旗,下五骑镶白、正红、镶红、正蓝和镶蓝。接着,他又想起了自己风华正茂的时期在树林中悄然下马,准备射鹿的情景;当年的铁镀金马鞍是否被认真擦拭保管?当年的玉柄金桃皮鞘腰刀又被收置何处?想起康熙为自己亲手打制的鹿角椅,他又欣然一笑。
都说乾隆帝是位有着深厚传统汉文化素养的帝王。他不仅勤于政务,还重视调养情志。他非常重视文化事业,毕生都致力于文物的收藏,而这种收藏又和他对于文物的鉴赏、整理以及自己的艺术创作结合在了一起,显现出了他儒雅的生活情趣。这些收藏中,栩栩如生的紫檀木嵌玉十六罗汉,各尊罗汉状貌怪异,生动传神;精美的铜镀金异兽衔花钟,造型优美、技艺精湛、色彩绚丽,融绘画、雕塑、音乐、天文、机械等于一体;还有陶瓷工艺品、铜镀金八宝等等。
……
慢慢的,慢慢的,他的身影在我眼前越来越模糊,直至消失。
走出展厅,我还沉浸在那一片辉煌之中。所有种种,乾隆时期清王朝的强大与富庶都可窥见一斑。他在位六十年,开创了一段盛世。而在他之后,清王朝却渐渐衰退。历史从未停歇,现在的我们应当从历史当中去总结,以史为鉴,不断地去学习,不断地前进让我们现在的生活更加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