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自由,是需要付出一些代价的

作者:李信青
主要内容     

关键词:扶桑、克里斯、大勇、自由

自由,是需要付出一些代价的

——评论严歌苓小说《扶桑》

从前,有座茶山,山上有几十户茶农。茶山半腰的一户人家在送茶去长沙的路上生出了第四个女儿,请茶庄的老夫子取了个名,叫扶桑。被撕碎被揉得如同垃圾的她在这一瞬间的涅槃,她披着几乎褴褛的红绸衫站起时,她几乎是一只凤凰。这就是扶桑,是茶农的女儿。

午夜时楼梯上下来个男人,身材宽厚,个头要高过一般中国男人。他梳一根粗极的长辫。人们很快发现这辫子之所以粗得不近情理,是因为他的头发顺着他颈后一直长到上半个脊背上,如同马鬃或狮鬃。这便是阿丁,也是大勇。

一个年仅十二岁的白人少年无可救药地爱上扶桑,他如痴如醉地迷恋扶桑身上浓烈的东方情调,和同样浓烈的母性。他们冷静,从喜形于色,这是诗人与军人共同的气质。好了,克里斯具备了为扶桑神魂颠倒的一切因素。这是克里斯,一位与众不同的诗人。

严歌苓向我们讲述了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在美国旧金山名噪一时的中国名妓扶桑与白人少年克里斯以及唐人区霸主大勇之间的情感纠葛,同时,又描绘了那个时代华人在旧金山的悲惨生活,引人深思。

我时常在想,严歌苓写这本小说的目的究竟在哪?只是想表达一下自己对于扶桑的喜爱或是同情?还是想以扶桑作为一部分华人代表,从而表达自己的一些民族情怀?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不好做太深刻的认识,只能就我自己的读后感来评价一下这本书带给我的感受。说我肤浅也好,无知也罢,我对于这本书的主要感知还是停留在扶桑与克里斯和大勇之间的情感纠纷。扶桑的默默承受、克里斯的爱而不得、大勇的霸道占有,这些或深或浅的感情都使我对这本书有了不同的看法,它不同于现在的言情小说,也不像是纪录片,更多的像是一本严歌苓对于扶桑的回忆录,可其中又夹杂着严歌苓自己所不知道的故事和情绪。

很多读过《扶桑》的人说这篇小说是在写女主人公扶桑的母性形象以及西方人的东方情节,从神秘莫测的人类情感对话中挖掘东方女性的伟大美德以及闪烁深处的东方幽光,在错综复杂的种族情爱间体现东西方从未停止的冲撞和磨砺,他们已经从人类情感上升到了人文精神。我刚读完时也在想,母亲和扶桑,作者似乎有意将两者结合起来,我不断地在文中看到母性二字,有一部分描写甚至让我怀疑克里斯对扶桑到底是纯粹的男女之间的喜爱,还是因为克里斯的生活中缺少母爱,于是对扶桑产生了一种类似于孩子对母亲的尊重的爱。就好像作者有意识地将扶桑的形象作为现实生活的榜样和参照,反思当下华人女性的生存状况,于是严歌苓对过去的书写不仅重新构建了自身形象,而且重塑并揭示了被美国主流话语掩盖和压制的华人历史。当然,这其中有很多言论都是来自于其他读者,我只是恰好看到了,并对于我未曾认识到的东西做了一番解释。

东方人,似乎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母性情结,就像是人天生就会哭一样,这好像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东西,而《扶桑》则是选择把这种情感放到台面上来说说。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