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浅谈教育

作者:赵媛
主要内容

近年来教育的不公平逐渐成为人大议案的重要事项,教育不公平也成为社会热门话题,人人都在讨论教育不公。我认为教育不公平主要体现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城乡教学资源差距大,“精英教育”,家庭教育观念和大学区域录取等方面。

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城乡教学资源差距大。城乡经济发展情况不一,最后体现在教学基础设施的配置上。贫困地区教学基础设施难以保证,初高中孩子们的基本教材,生物,物理,化学实验室,多媒体教学,都难以保证。教师待遇的区域差异,使得教师队伍也难以保证,年轻教师,好教师不愿去偏远地区上课。与之相比的发达地区的教学条件又是另外一番景象,宽敞明亮的教室,现代化的教学多媒体,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活力充沛的新教师。孩子在刚开始上学的时候学习环境就有了很大的差距,并不是每个孩子都可以享受优质的教育。在地震之后我回到了自己的家乡的学校体验生活,在我的家乡,一个很小的山村,孩子们都在乡镇上上学,住宿的地方是两层小平房,男生住一层女生住一层,很多人挤在一起。吃早餐的时候,去得早的才有稀饭馒头,去得晚了只有一包一块钱的泡面,很少孩子会泡着吃,就是合着开水嚼着吃。平时的午餐就是白饭和各种土豆,土豆丝,土豆条,土豆块,土豆泥......肉菜很少,晚上也是稀饭和馒头,去晚了也只有一包泡面。我过了一周开始向母亲诉说凄苦,后来我就在亲戚家里吃饭了,可是更多的是父母在外面打工的留守儿童,我可以去亲戚家,他们不可以。上课的时候英语老师讲着对五年级学生很简单的单词,而我的同龄人都不会,甚至连苹果的英文都不会拼写,发音也极其蹩脚。晚上上自习时,我们在操场的乒乓台上利用阳光站着写作业,直到完全黑暗后,我们才被带回教室。老师对孩子们的要求只是上课不吵闹,孩子们也只是好好坐着。在绵阳学习的时候,我们初中是公立学校升学率最高的,我们条件也最好的,多媒体,师资力量,住宿就餐条件,高中是每个寝室都有空调,学校好几个食堂,菜品非常丰富,学校的升学率高的吓人,一个声称高考是我们学校节日的学校。我常常想起那段不一样的时光,如果我的父母一直呆在山村是不是我的命运就不会是这样。

在同一个地级内的学校也是分重点和非重点学校的,精英教育使得重点学校拥有比其他学校更好的资源,更好的基础设施,更好的师资力量,更高的升学率,更多的优质生源的良性循环,而其他的学校陷入设备差,师资力量差,升学率低,生源不足的恶性循环。随着社会发展,好的学校越来越好,差点的学校越来越烂,越来越极端。部分重点学校开始收取“择校费”,最后形成了一种规矩。家境不好的学生没法与家境优越的学生享受一样的教育条件。绵阳的教育产业发展非常惊人,我的高中是地级市内最好的中学,每年其他市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学生和本市内的学生竞争非常激烈。中考分数分为两个档,指导性线,指令性线,指令性线上的学生不需要多交钱,而指导性线的学生用钱来补上分数。而不仅仅是最好的中学这样,在其下的各个层次的学校也是一样的。而在一个学校内也会分重点班和普通班,每个班的资源配置也不相同,好的资源被优生占有,而剩下的学生得不到和优生一样的配置。我的母校,好的班级一本率可以达到百分之百,而普通班级也就是百分之二十左右。在其他的高中好的班级达到百分之二十,差的百分之几都不到,甚至一个班都没有一个重本生。

父母的教育观念,教育付出也使得教育的不公平。农村一直存在着重男轻女的观念,有些女孩子从来都没有享受过教育的权利。而农村父母的观念和城市父母的观念差异非常大,在我的家乡,一般孩子长到初中毕业就出去打工了,二十左右就会结婚生子,我很难理解和我一起长大的玩伴现在她的孩子已经一岁了,也和她之前一样在农村被爷爷奶奶带着,父母去外面打工,她们的生活可能就是这样的循环。和我弟弟同年的那些孩子都出去打工赚钱了,在我们山村读书才显得是异类。父母能让你读高中就很不错了,更不要说为教育付出,去读补习班,去买学习资料。而城市中的父母,孩子还在腹中就在胎教,幼稚园就开始缴纳巨额的学费,学习各种乐器,舞蹈,特长,开始上小学后关心孩子学习,陪着孩子做作业,接送孩子上学。同一个国度父母观念差异之大,让人费解。

大学区域录取的不公平每个地区的重本录取率都不同,最低的四川和最高的北京有着五倍之差。高考录取并不是全国排名,而是各地区排名,高校对于教育水平落后的地区同样有录取名额,这就造成了,某些教学水平高的地区,很多考生即使实力比偏远地区的状元还强,自己却上不了心仪的好学校,相反偏远地区的前几名却能上好学校。曾经我高中班上的同学成绩不好,交着昂贵的借读费,最后高考的时候回去了自己的地方考试,上了一个很好的重本。而班上比她成绩好很多的同学因为在本区考试只能上一个差的二三本。

教育不公平的现状堪忧,上到高考录取制度,下到学校分班,中间充斥着种种不公,我们不仅要认清问题,更要采取措施捍卫孩子们接受教育的权利。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