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印象
起了大早,踏上最后一班车,终于赶上了最后一次莫奈的《睡莲》展出。
我是闻其名而来的,所以在那之前,自己也惶惶然怕不懂艺术。然而在看《睡莲》的第一眼,目光就被大片的粉色、蓝色、绿色交织出的光影意境紧紧抓住了。仿佛置身于一片仙境之中,遇见了从未见过的景色,伴随着柔和而神秘,安详而充满希望的曙光,深深的感受。再看这幅画中的睡莲,只是简单的几个粉色莲花形状的圆点,并不是我原以为的将睡莲的样貌姿态细细勾勒描摹。我并不疑惑,反而迫不及待的打开手机写下所感:这幅画里面并没有具体的树、天空、水、睡莲,它绝不是仅仅让我们看见池塘睡莲的风景,更多的是让我们感受到了画作者看到这篇景色时的感受,画作者对这美丽风景的印象世界!蓦地,我仿佛推开了通往艺术世界的大门,有豁然开朗了的畅快,这便是我的第一艺术印象了,是法国画家莫奈和他的画作《睡莲》带给我的。
不虚此行。艺术的价值,应该就在于艺术品所传达出来的人的世界吧。同样的两件物品,一件只能拥有普通物品的价值,而另一件却因为被赋予了人的情感而变得弥足珍贵。只是我们又不常常不能将全部附着了人的情感的东西称为艺术,送给好友的礼物,为家人精心准备的饭菜……这些虽然珍贵而令人感动,但却无法到达艺术的高度。
这样看来,艺术之所以为艺术,不单单在于内在传达出来的精神情感,更重要的是传达这些精神情感的方式。而若想将抽象化为具象,甚至是以一种更能达到人们审美要求,被大多数人甚至是全部人所感知的方式去表达出来,就需要创作者的精雕细刻了。《睡莲》运用了色彩与光影的完美融合让大家看到了莫奈的印象世界,获得了巨大的视觉享受;皮影戏中每个皮影人物3000多次的雕刻制成传达了民间手艺人对美与艺术的追求热爱;“寿司之神”小野二郎以每一步都严格把控的手工制作为大众提供了一场又一场的味觉盛宴……艺术品,它在让人们感受着艺术创作者自身的精神情感世界的同时,也将震撼心灵的美带给大家,而做到这样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是需要长时间的摸索、探究、实践、检验、修整才可以完成的。我们也可以说,一件艺术作品的形成,背后隐藏的是创作者的血泪史,我们在看懂了某件艺术品的同时,也便是看懂了创作者的内心世界,与创作者进行深深交流过了。
梵高曾说,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包括艺术本身。唯一不朽的,是艺术所传达出来的对人和世界的理解。我想,艺术是来源于人的——艺术传达出来的对于人与世界的理解是源于人们自己的,并且艺术终将回归于人——艺术被读的过程正是创作者与受众之间的交流,这种交流是无法被时间与空间所阻挡的。就在这样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理解与共识,即便将来有一天人们不复存在了,相信,它们也会被这世界永远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