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脏话文化史》这本书名字很吸引我,脏话,是一个很微妙的问题。究竟被不被人接受,究竟在什么时候才能说,究竟是什么时候产生的,为什么要说脏话呢,这些问题都让我好奇,我想知道这本书能告诉我什么,所以我选择了这本书。
内容概述:
整本书叙述了很多脏话脏字的意义以及适用场合,作者运用脏话作为题目,每章开头都改写一句名人的话语,其中会带脏,用诙谐幽默的笔法叙述脏话,其中也不乏一些作者的亲身经历以及一些学术研究,整本书展现出了我们说的脏话不同的一面,作者说出了很久以来人们不愿谈及的话题,对比了从古至今对脏话语言的态度,后面也讲述了他国的文化差异,虽说这本书语言诙谐幽默,但思想逻辑却是严谨且有深度的,书中主观客观皆有,但作者认为脏话其实是很平常的事情并且还能带来一些好处,例如消除阶级差异,咒骂其实不仅仅是为了咒骂。
理论与方法:看书总结其中的观点论述来阐明自己的看法
扩展讨论:
《脏话文化史》这本书是2008年文汇出版社出版的,作者是露丝·韦津利,这个作者并不出名,我连百度都百度不到他的资料,我只能截取这本书的背面的评论,《克科斯评语》说:“本书带你悠游咒骂语的条条大路和窄巷曲径。韦津利是最合乎理想的语法学家;明智,博学但态度轻松,以幽默隽语寓教于乐。”本书的开篇,作者就说:“这本书能出版,我要感谢很多人。”就让我有兴趣读下去了。我费了很多时间,都没有找到关于这本书学术界的讨论,可能因为作者并不出名或者出书太晚也或者我资源匮乏,总之,我自己来吧。
这本书让我想了很多,我也惊叹于脏话原来有这么多讲究这么多历史,也沉浸于一则则实例,也为书中专业的词语感叹。也有很多时候让我感觉读不下去,他所产生的逻辑思维让我觉得头疼,但是很神奇,这本书总在你觉得读不下去的时候冒出一些论述事例让你提起兴趣。
这本书表面上说是脏话文化史,其实他论述了很多关于国界,宗教,历史的事情,他用很多伟人的话做开头,假设这些伟人如果说的话带脏字是怎样的效果,他觉得其实脏话并不是不正常的,人们总是把脏话说的很严重很过分,其实脏话的出现是有原因的,他作为一种宣泄,一种语言是不可少的,他的论述都是新奇大胆的,但是他希望有人能看了他的书后,觉得那些不堪入目的话语变得平常。
书的背面《年代》说:“为什么在某些国家,暗示某人跟他的骆驼有超友谊关系还不至于出麻烦,但若对人家母亲的道德水平表示鄙夷,就绝对会让你被踢出国门?一度仅限于足球场(或产房)的骂人话,如今已登堂入室,令若干优雅人士大为惊恐但其他人则似乎都不堪介意。路丝·韦津利以诙谐风趣的角度探究此一演变过程,解析我们语言中一些多采多姿词句的起源。韦津利不以英语划地自限,探讨“坏”字词是否也出现在其他语言,以及骂人话有哪些文化差异。露丝·韦津利写出了历来语言学家所不敢言。本书对脏话研究详尽,引人入胜,笔调幽默,充满有趣的历史和好笑的轶事。若要在此引用例句,恐怕难以避免用上不雅之词.所以各位还是快去买这本他的书吧。”
作者似乎整本书都在说着脏话,不断地提到一些禁忌词,例如阴茎,干等,毫不避讳。也是这种不避讳让我对咒骂,诅咒,辱骂等词有了更好的区分,也让我知道其实骂人的词语也是分场合的分情绪的。比如屎适合那种害你输掉二十块的比赛,那么那种输掉超过二十的,就该用干了。这就是这本书新奇的地方,这也是我发现西方书新奇的地方。
他们毫不避讳,什么都敢说,什么都敢写,不像我们一样避讳礼节,他们敢于冲破那些我们不敢涉足的领域,这本书让我见识到什么叫大胆,书中大胆露骨的描写了辱骂咒骂等,让人产生共鸣的同时感叹作者的笔触幽默的背后的锋利。甚至会运用自嘲来讽刺那些批评骂脏的人,无不叫人惊叹。
“对咒骂缺乏研究兴趣,这一点本身就耐人寻味。”这句话是书中的原句,我觉得很有道理,作者说脏话是语言学家很避讳的,我表示惊讶,既然是语言学家,何必避讳这些呢。作者说,这是因为他们可能不认为专攻这个领域会得到其他研究者的尊重,而对大部分学界中人而言,这点是必要条件。
评析:
1.这本书从总体而言,论述了脏话中一些典型字词的含义由来用法,使这些文化变得生动,但是涉及到许多文化以及很多术语,读起来不是很容易明白。
2.这本书的标题不具有连贯性,但是文章中或多或少会提及前面的论述,但是总体还是比较松散,没有那么强的历史性。
3.本书谈到很多字词的含义,也谈到脏话的不同国度不同时代甚至不同性别的区分,这是很好的,并且让人更加深刻的了解。
4.这本书中大部分含有的是美式的脏话,很少谈及他国的脏话含义,而且涉及的范围较广,读起来不是很容易。
5.作者含有很多主观色彩,对于客观的评价不是很多,觉得脏话是应该的但是是所有脏话都应该吗?还是一部分呢?这些说的都不是很详细,只是在介绍一些词义。
结语:
第一次写读书报告,感觉很吃力,兄要找的资料找不到,想要找的评论找不到。但是读了一本自己从没读过的书,收益颇多。但是自己的读书报告写的不好,没有找到相关的学术评论,也没有写出自己想要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