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大众传播——罗一笑事件分析

作者:林丽
主要内容     

大众传播——罗一笑事件分析

摘要:11月30日上午,一篇《罗一笑,你给我站住!》的文章刷爆朋友圈,文中称深圳本土作家罗尔5岁女儿罗一笑,被查出患有重病,医疗费每天高额。心急如焚的父亲没有选择公益捐款,而是选择“卖文”,如果多转发一次这篇文章,便会为笑笑的治疗筹款多增一元钱。随即,有网友称此事为营销炒作,罗一笑的治疗花费并不像文中所说的那般高额,而且罗尔在东莞与深圳均有房产,善款也早已筹齐。2016年11月30日网友当日全天所有文章的赞赏资金原路退回至网友,经核算,共计200余万元。

关键词:营销炒作新媒体意见领袖

一、社交媒体替代传统媒体,一般大众被赋予传播的权利

罗一笑事件,看上去,这是一个父亲为了自己女儿所做的有争议的营销和宣传。实际上,它也反映了一种媒介发展的问题——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社交媒介替代了传统的媒介,打破了传统媒介的垄断特权,一般大众被赋予了传播的权利。并且由于互联网技术的优势,这种传播的能力又被加强了,传播的范围更广,传播的速度也更快,几乎在短短一个小时内就可以传遍全国,有着很强的社会动员力。并且,社交媒体的传播渠道多种多样,有很多不同的渠道可以传播同样的内容,所以会产生更强的效果。罗一笑事件就是如此,很短的时间内刷爆朋友圈。

二。、受制于自身素质,沉默的螺旋

但是社交媒体替代传统媒体,也带来了不小的问题。在人人都可以发言的背景下,带来了传播内容的真伪问题。一般大众由于自身的素质问题,无法通过自身的专业素质来判断事件的真假性,无法对传播的内容进行核实。这样,就给了一些人作假的可趁之机。罗一笑的爸爸利用大众对事实无法进行核实的这一点,对这一事件进行营销式炒作,就体现了这一点。并且,在社交媒介中,个人实际上仍然受到群体意见的影响。在这种社会公益事件上,尤其是道德事件上就体现的更为明显了。有些人有可能是沉默的螺旋,被迫屈从于主流意见不发言。但在反面信息来临的时候,就会重新发言,则另外一批人沉默。在罗一笑事件中,就是这种刷屏反转的现象。

三、把关人身份被意见领袖取代,可信度有限

作为涉及道德和钱财的公益事业,其核心要素便是公信力。在以前,公益事业的公信力来源于慈善基金组织。慈善基金组织及传统媒体对进行的公益活动、捐款进行审核和把关。但在新的媒体环境传播下,这一环节,被直接跳过,把关人的身份被意见领袖所取代。在罗一笑事件中,罗一笑的父亲,及父亲的朋友,就是第一批的传播意见领袖。由于他们的可信度,驱动了很多人对这次事件进行捐款,形成意见领袖领导、网民直接参与的形式,打破了原来传统媒体报道组织、民众参与的模式。

但是,这种模式也有一些缺陷,意见领袖拥有的是传播力和号召力,他们虽然也有可信度,但与公信力有区别。组织的公信力建立在它长期的基于某一件专业事务的良好记录。但个人的可信度,缺乏足够的持久性。在罗一笑事件中,可信度崩塌,随之而来的就是谴责。

这一事件上看,人们为这件事愤怒,大部分原因为此:并不是罗一笑父亲不能募捐,而是他获得的关注与他的情况不匹配。作为一个成功人士,他有房有车,有能力负担却靠募捐。总的来说,是社交媒体对传统社会管理机制的挑战,是政府传统监管的失灵与对策。针对这一事件,也该引发我们对社交媒体管理问题的重视。

参考文献:《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