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已听周围同学说过,以及微博上很多人也都在推荐这本书,于是我便从图书馆借到,准备了解一下这本及其突出“生与死”主题的著作。
书的页数不多,书的内容也不多,但却十分精致,一环扣一环,让你迫不及待想要了解人物命运,,始终对他爱不释手。在相当小的规模下,写出了一个较长的时间横跨的故事,余华做的真的很好。在我看来,余华是非常擅于写此类故事的。他接受中西文化,并将其合为一体,将提前出来的精华汇聚于书上,中西文化交融跃然纸上,既有西方的神秘也有中国传统文学的细腻。而余华也非常喜欢用人与人之间互相交织的故事来体现整体的内容。因为他特别喜欢表现命运、希望、生与死等主题,而需要表现这个宏观的主题,那么内部的东西就必须要很充足,余华做到了。他不愧是中国近代很拔尖的作家。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很难去想象出来,比如许多书里面的故事可以做到虚构,但人与人之间,是虚构不出来的,也是难以模仿的。但余华能够做到,那肯定是有足够真实的生活与经历,才能够写出来如此细腻的感情。
《活着》此书的开头部分,以第一人称来描写福贵的生活状态,直观的了解到富贵此时生活的方方面面,即是贫穷又孤单的,终日靠着一头老牛,一起相伴终生。但是,即使在如此境地下,福贵又向“我”慢慢地讲述了他波澜壮阔却又命途多舛的一生。甚至还显得有一些乐观。
整个故事其实很简单,就是围绕着福贵这个家族来写的,以福贵为主角,通过福贵自己的视角,慢慢地将所有人物的命运都展现出来。首先是福贵的父母,他们也不指望福贵大富大贵,但却时常埋怨他的无能,所以对他处于一种放养的态度,也导致他不学无术,却又喜好以赌博为乐,后来败坏了家产,他的父母又只能将房子卖掉来还债。后来,福贵在基本的生活状态里娶了老婆,有了子女,有了孙子,,但却因为各种事故,父母老婆、子女孙子相继去世,最后,只剩下福贵一人,与一头老牛,独自苟活于世。
小说主要探讨了“活着”的意义。正如小说的序中所说的一样:一个人活着,不是为了别的而活,而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福贵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人。在他之前的生活之中,他败坏了家产,父母老婆孩子都离他而去,但他仍然活在世上。可见,他不是为了家庭、财产而活。他也有朋友,但他的朋友又给他的家庭造成了悲剧,这本身就是一个悲剧的轮回,谁也怪不到谁身上,最后也只是归咎于当时的社会上。当时的社会背景,使人压抑,还让人饥寒交迫,能活着,就已经是万幸,所以,那时的人们,也只能顾着自己,慢慢麻木,随后死去。福贵可能是一个人,但他也是那样背景下活着的人的一个代表,一个体现。单纯的活着,没有其余多的思想,人与人的情感也像一张脆弱的纸,随意被整个社会的大手肆意蹂躏,苦不敢言。
这本书不多,不久便看完了。整个福贵的形象始终在我脑海中浮现。而我仿佛也置身于那个时代,单纯的活着。福贵是一个典型,是一个缩影,我们能做的只能是感其悲哀,却无法改变命运,但是我们可以把握现在,把握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