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次寒假中,我了解到了一本与当今时代息息相关的好书——《中国触动》,作者曾是邓小平爷爷的英语翻译,现在是上海复旦大学的教授,作者从开放初期到现在,在见证了中国崛起的同时,也走访了上百个国家和地区,经过对比,写出了该书,表达了自己对祖国当代及未来发展的乐观,另外,用作者的原话来说——“网络世界将一个生机勃勃的中国描绘的一团漆黑”,自己想让大众了解到客观的中国及同时代世界的发展水平,让国人自信起来,是一本值得所有中国人看一看的书。
本书首先以作者在改革开放之初走访外国的经历说起,如泰国,马来西亚等,当时,这些并不算发达的国家却拥有中国所没有的大型商场,川流不息的汽车,繁华的夜市,令作者感到震惊,而一晃三十多年已过,当作者再度踏上这些国家的土地时,却发现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之时,他们却原地踏步,甚至陷入了政治危机,不但是东南亚国家,就连欧洲各国也是如此,尤其是苏联解体后的原社会主义国家,施行了“西方民主制”后陷入了经济上动荡,政治上政客们只说不做,科技力量则全面倒退的尴尬境地,不少作者曾在20年前见过面的政治,民间人士,在20年后也一改对西方模式的盲目推崇,转而变为失望,甚至一些友人希望中国能实现当初他们未完成的社会主义建设,不要让东欧剧变彻底毁了社会主义国家继续发展的根基,然而,本书也提到了,最近十几年来,舆论场上,尤其是网络舆论上,歪曲中国国体,赞扬西方国体的言论却铺天盖地,这些人甚至没有去过那些西方国家,就把他们的社会体系夸得天花乱坠,却看不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国情的差别,也看不到像印度,菲律宾等彻底西化的发展中国家却长期无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却要让中国也施行西化,挑中国社会的负面新闻就上纲上线,什么都说成是体制问题,中国的知识分子自上世纪80年代起就陷入了这些陷阱中国,结果,当最近几年中东各国开始了受“民主国家”支持的反政府运动后,都变为一片废墟,而中国同时期却锐意改革,大力革除经济高速发展后遗留下的弊端,与此同时,欧美各国也因中东乱局的危机受到波及,政坛也被搅得天翻地覆,这让远在东亚的中国人大跌眼镜,所谓的“民主自由”难道就是“民主自由地发动战争”吗?到近几年,本书提到,中国人才终于清醒过来,在一波波出国热后,国人也才发现,外国人用电影编织出来的美好世界,其实也只存在于少数亿万富勇而已,“一出国就爱国”,作者提出了有趣的现象,当中国游客们看到纽约那些老鼠遍地的地铁系统时,看到巴黎破旧的穆斯林聚集区时,才反应过来,长久以来欧美各国编制的神话,只要亲眼看上一眼,却是那么地不堪一击,“第一世界内部也存在一个庞大又隐蔽的第三世界”,本书为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而欧美发达国家所谓“高福利”,却是建立在过去几百年对殖民的掠夺基础之上的,而被国内大肆吹嘘所谓发达国家人均GDP高于中国数倍的差距,作者也一一破解,比如,一个叫赤道几内亚的小国,人均数据超过北京,上海两倍,可作者实地考察后,却发现该国首都一般人甚至没有自来水可用!人均GDP高达5万美元的芬兰,竟要靠吸引人均GDP只有8千美元的中国投资,改善本国的基础设施,摆脱经济困境......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就在几年前中国网络社交媒介上,对于这些“民主国家”的各方面都描绘成天堂,将自己的祖国描绘成地狱,这也是为何,作者将自己数十年的心血写成了本书——《中国触动》,希望当代中国人要自信起来,能够支持世界上为数不多是为国家利益,人民福祉而不是为了某个利益集团考虑的政党继续完成1改革开放的事业。
希望更多的人能看到类似的书籍,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