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菊与刀》中分析中日差别
菊与刀,日本最具有象征意义的两样,日本人左手菊花,右手刀,也象征着日本人精神上的矛盾。菊花象征着淡雅宁静,而刀又象征这杀戮,这看似完全不同的两级却在日本中得到了融合。日本人既好斗又和善,既崇尚武力又爱好美好,既蛮横又野蛮,既刻板又富有适应性,既顺从又不甘任人支配,而这种种的矛盾都是以极端的统一来体现的,而在这极端的对立中,却又难以置信地保持了令人莫名其妙的统一。
其实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有很多的相似性,但日本文化更具有极端性。在日本和中国都有对孝的理解,但与中国不同,中国的孝是上到全祖的,而日本人只是对眼前的人尽孝,就比如日本人的墓碑必须年年重写,字便知道这是谁的墓,而中国几辈之前的先祖墓碑上面的字已经完全看不清楚。
一.对待“情义”性格上的差异性
日本人性格中的矛盾在这本书的体现在“情义难当”。“情义”包含了“情义”与“义务”,日本人将“情义”与“义务”的界限分得十分清楚。在日本一个家庭如果只有一个女儿国父母为了延续香火会招一个上门女婿,这时候入赘女婿的情义都是特别沉重的,因为在日本一个男人把名字转到另一个家庭上是极为严重的,在封建的日本为了证明他是新家庭中的一员在战争中会以杀死亲生父亲为代价,这是男子对家庭的情义;而女方也会用这种情义将男子与整个家庭的命运栓起来。日本人对名誉的“情义”看得十分重要,并且包含了一切敌视情绪和伺机报复。在这一点中可以看出中日的差别,在中国,睚眦必报是小人的作为,但日本不同,他们反而把这种看作是品德高尚的行为。如同新渡户稻造在他1900年攥写的著作中曾写道:“报复可以满足我们某种正义感。我们的生活就像数学中的方程式那样严密,只有报复才能使方程式的两边保持平衡。”在君臣方面主君对家臣进行了侮辱,那么家臣也要对主君进行复仇。但在中国对主君的绝对服从是对主君的“轻义”由此可见中日在性格上的差异性。
二.日本文化中极端的自杀行为
现在日本人对自己采取的最极端的行为就是自杀,与其说它是一种行为不如说它是植根在日本人中的一种自杀文化。日本人推崇自杀,用自杀来洗刷污名和在死后取的好评,自杀常常是作为日本人获得胜利而使用的最后手段。日本人崇尚自杀,在自杀者弥留之际,能体验到一种人格的升华和一种慷慨凄凉的满足。日语的这些自杀词语几乎囊括了所有的自杀形式,可以说日本人的自杀观念是独特的,日本人没有将自杀看成是罪恶,这和西方国家的基督教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基督教认为,自杀是罪恶,是谋害生命;和基督教正好相反,日本认为自杀是一种美,不仅将自杀看成美,而且当做美德来赞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