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学生们看成自己的子女,对他们好,自然就会赢得他们的尊重。”孙岩方,一名有着二十多年教龄的退休老师如是说道。他的脸上已经交织着皱纹,可孙岩方说话的声音却是那样洪亮,清晰,充满活力。口中所述之景仿佛正经历过,事实上,孙岩方已经退休十几年了。
孙岩方是金堂中学的老师,由于出生不好,即使是努力也只能上专科的大学。和当时很多名校走出的学生不同,孙岩方分配不到好的工作,无奈,一切凭实力,他在一次金堂中学的招聘老师的考试中,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绩,学校便录用了他。从那时开始,孙岩方开启了人生中二十多年的任教经历。
现在的中学老师,很多利用周末的时间便在外补课。几十年前的老师也是这样,不过是不收费的,无偿给学生补课。每到周末,孙岩方的家中总是会来几个学生,围坐在客厅的桌子旁。孙岩方则会为他们一一解答不明白的问题。据孙岩方的妻子回忆,他给学生讲题的时候认真严肃却不高高在上,他会和学生开玩笑,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下次在遇到这样的题,便是怎么也忘不掉了。
那时的教学楼没有规定要禁烟,孙岩方又恰好十分爱抽烟。下课时,总有学生拿着题目到办公室来找他,他会不紧不慢地点上一支烟,不论再难的题目,半支烟抽完也就解出来了。他常常把自己的烟比作是诸葛亮的鹅毛扇,智慧都藏在里面,“诸葛亮要扇动扇子就能想出破敌妙计,我需要抽烟才可以。”
孙岩方有个学生,叫张竹。年轻时跟着班上一群不学无术的人搅和在一起,打架,去游戏厅。孙岩方觉得这孩子误入歧途,就亲自到家去家访。见到了他的父母,和他们交流孩子的情况。也给张竹讲清楚了,这样混日子是没有前途的。当时的社会背景和现在不同,不是你可以发挥个人的特长爱好就可以做出有成绩的事。那时候,所有学生都指望着能够考上一个好的大学,因为如此,就会被国家分配到一个好的工作,下半生的事便也没了忧虑。经过一夜的教诲,张竹变了,他开始远离自己的那些朋友,开始用功读书。到最后高考考上了一所二本的大学,对他来说也算是比较好的归宿了。长时间没有见面的师生两人,突然有一次在大街上遇见,张竹很激动地给老师打招呼,说感谢老师那时的家访才让自己醒悟,他现在已经是一所自己开办的电脑培训中心的校长了。张竹真挚地邀请孙岩方老师吃饭,两人在席间又聊了许多往事,张竹说道:“以后老师有什么用得着我的地方,尽管开口,我一定竭尽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