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传》读后感
阿Q虽然离我们已经一百多年了,但阿Q精神却一直传递下去。一个阿Q倒下了,却有无数个阿Q站起来。
阿Q想姓赵,可本家人不允许,还打他。没有人知道阿Q到底是阿Quie,还是阿贵或阿桂,再或者受五四运动的影响,西洋文的传人,Q代表question,象征整个旧中国的问题。也许在整个世界,不止一个阿Q。
阿Q只是一个符号,并不仅是一个具体的人。这篇小说的发生地叫“未庄”,顾名思义,“没有名字的村庄”,为什么没有名字?就是因为它实际上是中国千千万万个村庄(的缩影)!所以,鲁迅要探讨的是全中国的问题。阿Q的优胜,其实是全体中国人的优胜。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整个中国,全体中国人,都生活在一种麻木、虚幻的优胜中。不就是战败赔款吗?咱中国有的是钱,给你!不就是要我们的破香港吗?咱中国地大物博,都管不过来了,给你,我们还省事了呢!所以鲁迅说阿Q的精神是中国精神文明冠以全球的佐证。
阿Q所代表的精神胜利法是整个封建时期的社会的真实写照,把头破血流的失败,幻想成画饼充饥的“胜利”,把难以忍受的痛苦,假想为笑中含泪的“愉悦”。这种阿Q式的自欺欺人,孔子身上也有。在《论语·卫灵公》: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国家,小人穷斯滥矣’。孔子以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那么怨恨就会远离自己。这是典型的精神胜利法。还有在封建社会最堕落的时期,袁世凯也是这样自欺欺人,鼓劲打气,延长统治寿命。袁世凯一直都有一个皇帝梦,穿上皇衣拥有最高权力,但辛亥革命后民主观念深入人心,他的美梦破碎,而袁世凯还是不甘心,让自己的老婆穿上皇衣供自己欣赏,心里还美滋滋的。袁世凯也是也拥有阿Q精神来欺骗自己的内心。
在古代社会有阿Q,在当代社会仍然还有阿Q。就说现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地沟油、霉瓜子、毒胶囊……这难道不是自欺欺人嘛?为了眼前的利益欺骗自己的良心,危害整个社会的健康,迫使人们进入什么都不能吃的惶恐。这欺骗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是这个社会。当然还有那些信仰唯心主义的人,相信什么法轮功,只有法轮功才能给人民带来幸福。这简直就是愚昧的想法,一切美好的生活都是靠劳动获取的。当代社会阿Q还有很多。
一颗硬币总有两面,凡事看问题都应该辩证的看待。阿Q所拥有的精神胜利法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他活下来的理由,他吃不饱穿不暖,却没有任何怨言;他面对他人的嘲讽,也会自动的退一步;阿Q这种自足自乐、自欺欺人也许还救了他。
以上是我读《阿Q正传》感想,愿中国少一些阿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