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中国历代文论选》读书笔记

作者:马鸿尧
主要内容

选择篇目:《文心雕龙》

汉语言163010223马鸿尧

拜读了《中国历代文论选》四卷本中的第一册,决定就其中文心雕龙系列细写本篇读书笔记,在《中国历代文论选》中,这系列不但收录有刘勰先生数篇原作,还有其他古代文人的批判作品。

《文心雕龙》是一部理论系统、结构严密、论述细致的汉族文学理论专著,写成于齐代。就其本来意义说,这是一本写作指南,而不是文学概论,它让文学从虚无缥缈变成有章可循,并尝试归纳创作技法、评论方法。首先单就“文心雕龙”四个字而言,就有特殊的含义。魏晋继承了先秦以来重视文学创作轻视文学理论系统阐发的传统。当时很多人认为文学写作实践是正统,而文学理论则是不务正业的末节小事,故许多文人嗤之以“雕虫”技巧。刘勰等一些文人认识到文学理论和批评对于创作的重要性,从创作主体的角度“为文之用心”出发,系统梳理了古代以来众多文学创作的规律,著成了我国古代少有的系统文论经典《文心雕龙》。他利用“雕龙奭”的典故用以命名自己的作品,一方面龙和虫是同源字,是对雕虫说法的一种质疑、辩驳和批判;另一方面,显示了对自己著作的自信和对文论重要性的坚持。

在收录的内容中,我主要选读了下部的《时序》,该篇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唯一一篇非常完整的至刘勰所在的南朝齐梁代的“中国古代文学史”,刘勰在文中提出的“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的观点,系统地梳理了从传说中的唐尧时代至刘勰所在的南朝齐梁时代的文学发展史,并且从外部社会关系、政治原因、君主喜好等方面总结了影响文学发展的几方面原因,顺带也指出了各个时期文学的不同特点,进行了一个简单但不失中肯的评述。在叙先秦时期文学发展时,刘勰指出政治教化都会影响到文学的发展,文学是对当时政治环境和政治人物、政治事件的反映,同时,政治对文学的影响则是推动文学发展的外部力量;叙述汉代文学发展时,则以史为例阐述了统治者喜好对文学发展也有着一定的或抑制或推动的作用;而叙两晋时期文学发展时,好谈玄学的社会风气逐渐反应到了文学身上,这从侧面又说明了社会风气和时代变换和文学是密不可分的。这让我系统地了解了我国古代文学史文学发展的各类因素,扩大了我的知识面。

而有关文学批评的理论,主要集中在《知音》篇。他总结了历代文学评论存在的弊病有贱同思古、崇己抑人和信伪迷真。同时还指出了文学评论者应有的品质素养,包括处理文辞、贯通创新、善用典故以及音韵声律的素养,让我意识到文学批评是怎样一门高深的学问,公正理性地评论作品也是一件很严肃也很难的事情。《神思》篇刘勰针对艺术的构思,提出了“神与物游”“构成文思,贵在虚静”等观点,并对思——意——言”的关系作了说明,思指神思,即精神活动;意指意象,即文思;言指语言,即文辞。刘勰看到了语言表达存在着难以尽意的一面,承认了语言在表意功能上的不能尽善尽美,并且寻求克服这种差距的途径,强调创作之前必须作好充分的生活准备和学养准备。这让我明白创作之前丰富的素材或丰富的诗意以及丰富的情意是完成一部好的作品的必备条件,同时养成好的文学创作修养也是至关紧要。而在《原道》篇中,刘勰对于文学本质发表了他的看法。刘勰认为文学的本质是:道是其内容,文是其表现形式。在这里,刘勰向世人表达了他的的文学观,视文学为人生之根本,而人生是宇宙法理之根本。他把人生观,世界观,文学观巧妙地结合,从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和广度去审视这三者的因果循环。这一观点为中国文化和生活注入了文学的精神,具体来说就是一种人文精神。文学和文学的活动是人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们是人文的诉求。刘勰通过对文学外因的追溯,把文学的重要性提高到宇宙法理的位置,再通过揭示文学的内因,把文学的创作提高到神圣的地位。

其实从字面看,文心雕龙无非是回归文章本心、崇尚文辞罢了,然而1500多年过去了,我们仍在文心的田地上耕读。当代文学艺术的弊病在于浮躁,这一点是可悲而痛心的。一个国家如果连文人阶层都开始浮躁,就证明这个国家的文化乃至信仰都在一个极其危险的境地。

最后说一下为什么在诸多作品中选择了《文心雕龙》:

文字上:凝练客观、古奥缜密。善删者字去而意留,善敷者辞殊而意显;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这两句话源自本书,而刘勰也毫无疑问做到了这一点,通观全书可以说一句废话也没有,这也是文心雕龙从文字上容易让人产生畏难心理。同样是写魏晋人物,评价魏晋时期的文学,《世说新语》则通俗易懂,而若没有一定文学功底,研读文心是相当吃力的。思想上:孔孟为宗、兼采百家。全书的价值判断基本上是以儒家为主的,因此在最核心的三章中有《徵圣》《宗经》。但是刘勰还是在一定程度上破除了“经史子集”的刻板分类,对百家的文章采取了比较尊重的态度。如果文心雕龙仅仅是儒家文学的评论集,估计其价值会大打折扣。系统上:体大虑周、开阖自如。全书涉及的文人与文章可谓浩如烟海,首先敢于写这样一本书已经是胆量和魄力让人佩服,其次,刘勰的评论切中肯綮,同时期文人的评论几乎绝不重样。而推广本书的初衷也在于让这部经典之作更为人们所熟知,严格意义上研读文心需要把梁之前的所有文学作品通读一遍,否则经常陷入云里雾里或者胸无点墨的窘境。但是今天的快节奏使得信息片段化,而且处于普及的目的,这个要求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因此我们不妨换一种思路。文心雕龙本身是一个口袋,里面包含了太多中国古典,以《原道》一篇为例,涉及的古典就有《周易·乾卦》《山海经》、三坟五典等等,所以我们可以以面带点了解浩瀚的中华文化,我想这是文心很大的一个价值。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