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传统美食——洋鱼的发展探究

作者:林梦阳
主要内容     

传统美食——洋鱼的发展探究

作为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小城镇——新罗区,这个汇聚了各地精粹的山区小镇以其优美的环境、淳朴的人文底蕴吸引之各种各样的文化在此发扬传承,但作为土生土长的新罗人我们却忘记了我们的家乡拥有的那些令人沉醉的饮食文化,所以借由此次机会我们决定深入了解我们的家乡——新罗,有关她的美食文化。

在进行此次调查之前我们了解了有关新罗区的历史以及饮食文化的历程后我们了解到新罗区自汉永和三年起至今已有1877年的历史,丰富的人文背景以及多样的自然资源对于本地的特色饮食的发展提供了许多便利,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通信技术的发展,新罗区的交通就在一直向着更快更广更便捷的方向发展,便利的交通为外来饮食文化的传入更是搭起了一座便利的大桥。不仅如此随着其他县市人口的入迁,新罗区的本土饮食是更是与客家饮食文化完美的结合,而且不单只是新罗区的周边的县市,现在在新罗区我们还有888人少数民族的同胞,而这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同时也丰富了我们的饮食文化。因此,新罗区的饮食文化自此达到了一个繁荣的顶峰。但是表面上日益丰富的饮食文化看似非常繁荣但是外来饮食文化的冲击让本地饮食文化的实质内容变得模糊不清,举个最典型的例子来自临近的县市的客家文化自改革开放甚至之前就已经随之客家人的迁入被带入并且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客家饮食文化与新罗本地的饮食文化之间的界线已经模糊。所以为了更好的传承新罗本土的饮食文化本组决定就新罗饮食的代表菜品——洋鱼的制作过程的变化进行分析,新罗饮食文化到底该何去何从。而我们又应如何做才能将这些传统的美食文化引向正确的发展方向呢?并希望我们的调查报告一方面可以让大家更好的了解到我们本地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可以让大家认识到美食的传承不单单传承了它的味道还有它所蕴涵的文化内涵。

首先在正式调查前我们先从网络上了解了新罗区的传统饮食文化并且找出了最具有新罗特色的本地特色菜品——洋鱼,但是随着我们的深入了解这一传统菜品的发展历程我们不禁有了以下疑问:我们先前对这一传统菜品未来的发展前景是持以乐观的积极的态度但是在结束调查之后我们是否还会以相同的态度看待此菜品的发展前景?本次调查结束后的我们会有何感想,我们是否思考出了这次调查的结论中映射出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对于传统技艺传统文化的传承及发展有什么样的影响?最后我们有没有什么关于传承传统文化的保护性措施?不仅如此我们在采访洋鱼的手工艺者之前经讨论还提出了以下疑问:传统的洋鱼制作方法与现在的制作方法存在着怎样的区别?老一辈的制作者是否还在制作洋鱼?如果没有那么放弃的原因是什么?而他们对于现在的洋鱼制作工艺有什么专业的看法?以上的疑问都让我们对于此次的调查及采访投入极大的关注。

开始我们经过网络查找、街头随机提问以及实际体验等方式我们得知作为新罗婚寿喜庆筵宴的传统名菜洋鱼即使在现在的宴席上也是必点的菜品,甚至在新罗还流传着这么一句话“不出洋鱼什锦,不成宴席”的说法,由此可见这一美食作为新罗饮食文化的代表之一看似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及重视,但是在我们对老一辈传统美食制作者的采访中得知现在由于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传统的制作技艺由于效率的低下已经几近失传。“现在的制作工艺在原料方面偷工减料,用便宜的面粉大量的替代了原来多样的原料”曾经制作洋鱼的老一辈传统手工艺者评论道。现在洋鱼的制作方法已经彻底改变。传统的洋鱼制作需要二两猪前腿肉、四钱的虾米、八个鸡蛋、一大碗葱白适量的面粉混合至粘稠再经柴火炉上用油锅进行炸制然后晾干之后只要在食用之前再次蒸煮并加入配料即可上桌。然而如今洋鱼的制作方法却是用大量的面粉替代了原来较贵的猪肉等原料,另外在对传统洋鱼手工艺者的采访中我们得知现在的洋鱼不但制作工艺上有所改变,其味道、品质也随着原料的减少而大打折扣并且在后来对制作者的采访中我们了解到现在已有许多制作传统洋鱼的手工艺者放弃了这一传统的制作工艺有的人比如我们采访的这位老先生甚至退出了制作洋鱼的行业,在我们问及原因时老人解释道:“虽然很多人想买我做的洋鱼,但是年纪大了做不动了,还有就是现在很多人都在做,买——也不值多少钱”。没错,由于市场的竞争许多传统手工艺的制作方法都已被摈弃,不单是洋鱼之一菜品。

最后在综合了以上所有的调查之后我们得出了以下的看法:

首先对于这一传统菜品未来的传承前景本小组成员都抱以不看好的态度。因为作为一种传统的美食首先应遵循传统的技艺及制作过程之后才有可能进行大胆的创新已及发展但是由于经济发展的脚步不断的加快现在的制作者已经鄙弃了传统的工艺的制作过程及原料配方转而追求利益上的最大化,试问这样的传承方式是否有利于这一美食的发展?所以经讨论本小组成员一致认为此次调查的美食的发展前景持实在令人堪忧。

另外在探究此传统美食的发展历程存在的问题中映射出了当今社会对于利益的过分追求以及对于传统文化传承的缺失。其实在结束对老一辈制作工艺者的采访后本组成员对于他们的话感触颇深,我们也是这样认为的,现在我们生活的条件虽然变好,全面小康也已基本完成但是精神上像我们这样的文化大国甚至还比不上历史不过千年的美国,媒体上虽然每天都在报道有关文化传承的各项活动,但是实质上在一些文化底蕴不够深厚或者传统文化传承意识不足的城市对于文化传承方面的措施、对策实在是太过缺少,特别是像我们这些文化传承意识缺失的三线城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不但没有进行相关的宣传而且可以说是从未进行过此类活动,在街头的采访中我们更是感受到传承思想的缺失在人民对于传统文化上认识的重大影响,在采访的人群中90%的在校学生对于本地传统饮食内容的认识错误,98%的中老年人认为本地政府在本地传统文化宣传上的缺失,也许我们在电视上经常可以看到有关传统文化的宣传广告或者是纪录片等各种形式的宣传但是其中70%的内容是有关文化底蕴深厚且闻名的传统文化的宣传相对于此,那些不著名的传统文化在弘扬宣传上被严重忽略,但是今年来随着国际竞争中传统文化的竞争地位不断提高以及国家对于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思想的提出,一些城市也对此作出了相应的举措如我们福建省于11月28日举办的“孝行天下,和谐龙岩”的公益论坛活动不仅带动了龙岩市民对于了解传统的热情还促进了市民们进一步了解传统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联系从而实现正确三观的树立。虽然对于传统文化来说这样的宣传力度似乎还是不足的但是我们相信在未来的漫长的时日里大家都会渐渐意识到物质上的富足要有精神的富足与之相映衬。

所以我们小组在论文的最后提出了几点相关措施希望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有所帮助。首先我们认为传统文化的传承的漏洞主要在于公民以及政府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薄弱,所以我们建议有关部门应加强在传承文化上的宣传力度,增强公民的传承意识,这样不但可以使本土的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而且还可以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精神。其次就是建议我们学生在注重学习成绩的提高的同时培养自身爱国情感的培养并且都为家乡传统文化的宣传尽一份微薄之力。以上是我们对于新罗传统美食——洋鱼发展历程的探究。

小组成员:林梦阳

李司媛

黄卓熙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