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读《论语译注》中自省品格有感

作者:一叶
主要内容     

读《论语译注》中自省品格有感

在历史长河中,儒学一直在不断的发展,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影响深远。它不仅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

在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一直起着导向性的作用。虽然各个朝代,对儒家的看法都是褒贬不一,然儒家思想都在不断参与着政局,并且深入各个阶层的生活之中。即使是像秦朝一样不仅不重视儒学还焚书坑儒后的时期,但它还是延续了下来,并在实施法学中渗透着儒家思想。

当然,如果儒学只是一味的继承孔子的思想学说而一成不变的话,那么它也早就会就被时间吞噬而不是现在还被我们喻为经典,被传承,被实践,被发扬了。对于我们民族而言儒学不仅是整个民族思想主要的支柱,还是行为的规范、道德的传承、个人自省品格的鞭策。

这本书是作为记记述儒家创始人孔子,以及孔子的弟子的言行的书籍,在汉朝独尊儒术之后一直在各朝代都是主要的思想学术,它在孔子思想基础上经历各个儒家子弟的‘内省’后不断的吸取和包容其他学派学说后,不停的发展。从而构建了社会秩序,影响着一代人又一代人的思想观念。

在《论语》一书中涌现了很多表现出自省品格的段落,它们是孔子在坚持自己的思想上对个人修养及品德的反省,在他的思想不被统治阶级认可之时,孔子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思想认识观念,而是力求内省与发展,这种内省思想对后世的文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品格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子曰:“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看见有德行或才干的人就要想着向他学习,看见没有德行的人,自己的内心就要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文中还有其他多反问句,如,孔子反问自己“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样的事情自己究竟做到了哪些等,这些都是孔子自省的例子,对于孔子来说,坚持自省是十分重要的,也正是因为他的坚持和努力,儒学才可以得以发展,如果他在一次又一次的被拒绝中逐渐怀疑自己并最终放弃了儒学,那么也不会有如今儒学经典。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由此可见儒家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以求塑造成理想人格。而这里所讲的自省,就是自我修养的基本方法。要只有不断检查自己的言行,才能使自己修善成完美的理想人格。这种自省的道德修养方式在今天仍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因为它特别强调进行修养的自觉性。

这种“自省”不仅仅只是是前面为了修身养性而塑造不停自省而形成的个人品格,还有思想上的自省。我们都知道,不管是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还是王阳明的心学,格物致知,亦或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所谓的反传统,都是对儒家思想上的一次自省。(“据北大教授考证,新文化运动的各种代表人物,都没有提出过要“打倒孔家店”,而是当时新文化运动的干将们只是提出了要“打孔家店”,连陈独秀都认为传统文化一无是处,只是觉得太过狭窄了,需要进行扩充。李大钊也不是单纯的反对孔子本身,他要反对的是那些假孔子之名行事的所谓的传统。”)从这些都可以看出即使是儒学受世人阶层的打击,成为发展的牺牲品,但它仍然被世人践行于实践之中,被自省,被发展。

所以对于我们个人而言,只有在做人,做事中不断的保持着反思和自省,有着自省的品格才能保持学以致用,也才能不断积累,使自身素养不断提高。

在当代生活中,网络发展飞速,在偶尔读一篇新闻或者是文章后,我们都应该透过表面看内在问题,不能听风就是雨,要能够独立思考,反省此件事情所带来的影响和问题以及我们该如何应对才是在们应该做的。

时刻谨记并予以践行那句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每读一本书,只有认真的去思考,去自省,你才能有所收获,才能成长,才能获得智慧。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