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规则》的读书报告
一、序论(引言)
吴思先生在他的《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以下简称《潜规则》)中,以一个个生动的历史故事详细诠释了几千年的中华帝国中不成文却又广为接受的社会规则,也可以说这是一种赤裸裸的弱肉强食的社会丛林法则,吴思先生姑且称之为潜规则,它几乎涉及社会上所有的人,有人因此得益,也有人因此遭殃。对比当今现实,吴思先生这本书应该引起足够的反思。
(一)作者:吴思
出版时间:2009年02月01日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二)出版国家:中国
总体影响:作者以深厚的历史功底、深邃的哲学光、用精炼的语言对中国几千年来深系官场的陋习、陋规做出了提炼和总结,创造性地提出了“潜规则”这一全新概念。向我们全面揭示了中国官场数千年来存在的丑陋的,不可名状的历史及象和其存在的背景。
二、本论
(一)内容:
结合内容来看,吴思先论述官员拥有“合法伤害权”。从这个“利器”出发,官员压迫百姓的成本很低,百姓反抗官员的成本很高,两者一比较,百姓只能心甘情愿地做“冤大头”。法律明文规定的百姓的权利均被官僚一层层地蚕食,像劣币驱逐良币一样,真正被奉行的的规则都是丑恶堕落的,正直清廉的官员都会被挤压,熟谙潜规则的官员大行其道。信息不对称让掌握了第一手信息的官僚可以欺瞒最高统治者,玩弄皇上于股掌之间。在完全以人际关系代替了规则的中国官场,想要肃清污浊只能使人际关系因素最小化,因此主事官员发明了“抽签”、“论资排辈”等方法。潜规则不断扩张,任何法规政策在潜规则的过滤下都会成为恶政,就走上了所谓的“崇祯死弯”,这时,一个潜规则不那么多的统治机器出现了,即朱元璋的农民起义军或者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推翻了腐败的王朝,建立了一个新王朝——与之前的区别仅仅在“潜规则”更少。
目录:正编:1.身怀利器
2.老百姓是个冤大头
3.第二等公平
4.当贪官的理由
5.恶政是一面筛子
6.皇上也是冤大头
7.摆平违规者
8.论资排辈也是好东西
9.新官堕落定律
10.正义的边界总要老
11.官场传统的心传
12.晏氏转型
13.崇祯死弯——帝国潜规则的一个总结
14.有关潜规则的定义
杂编:1.笑话天道
2.古今中外的假货
3.我们的人格理想
4.理解迷信
代后记:农民与帝国
附录
(二)扩展:《血酬定律》
《天朝的崩溃》
《隐蔽的秩序》
(三)学科理论、学术观点
理论:著眼于民间的素材,以及根据这些素材而得。
观点:理解中国历史和国情的关键,恰恰在于搞清楚隐蔽在漂亮文章下边的实际利害格局。
(四)评价
1.别人对他的评价:这套就是典型的"文人史观",说的再难听点,就是"蛀虫史观"。说法西斯史观真是侮辱了法西斯,法西斯起码还能让整个纳粹机器团结起来,希特勒至少还敢自杀。他这套只不过是把极端利己主义包装成高大上的东西唬人而已
2.我对他的评价:吴先生对中国社会的走向是相对乐观的,我觉得他正确揭示社会的黑暗。
三、结论
《潜规则》说的是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但是它的意义绝不只是向我们讲述隐藏在中国历史中的一些故事而已。有一点,我们必须承认,“潜规则”它仍然甚至以更加强硬的姿态在支配着我们整个社会的运行,但与之前不同的是,我们为它披上了五颜六色的外衣,因为这不是一个专制的社会,而是一个呼吁民主的社会所以,“潜规则”更普遍地被运用在个人与个人之间了,同事、同学、主顾、陌生人等都是存在的。其实可以毫不客气地说,生活无不潜规则,我们正被“潜规则”包围着。当然,我们不能安于现状,我们仍然期待有一个更加健康、更加美好的社会。其实,我们不妨把现代社会的“潜规则”当作一种文化,或者是一种艺术。我们无法否认它的确拥有自己的一套法则,其中也包含了许多人际交往的经验总结。
参考:《丑陋的中国人》,作者中国台湾作家柏杨。该书1985年出版于中国台湾
《伪装的盛世》是2012年10月八旗文化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许知远
行政管理1班
邓惠智
1730100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