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丽塔》这本小说在世上流传最广,噱头也最强的一种说法就是“大叔爱上小萝莉”的故事。这样的说法也吸引着想我们这样想要“看戏”的小女生心理。所以,我就是抱着这样的心态开始阅读了这本书。但是我却认为这本书不管是从描写方式、抒情角度或者是叙事方法来看都是值得一读的。
首先,第一个出场的主人公,男主角亨伯特。很多看过书的人对他的评价都是不好的,因为总有一些人将《洛丽塔》这本小说与“恋童癖”或者是“性侵”等字眼结合。所以对于男主亨伯特,大概都觉得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坏蛋吧。但是我却认为他们俩确实是十足十的自由恋爱。虽然按道理来说确实有点特别,虽然男主确实对于少女的幻想有些异于常人。但是我能确定的是,在我眼中亨伯特是一个挺有安全感的“男朋友”。在他和洛丽塔成为情侣后,他所作的一切都是在保护她,虽然后来他不准洛丽塔去表演,限制她与男生的正常约会,但是他对于洛丽塔的爱护和保护都是一个男朋友应该做到的。再说说我们的第二个主人公,洛丽塔。她就是一副单纯天真的样子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嚼着口香糖,穿着各种格子裙,少女风格的衣服,大大咧咧有着青春期少女该有的样子的女孩。她和她妈妈作对,喜欢游泳,喜爱尝试新奇的食物。所以对于她们家的新租客亨伯特,她自然也是细致观察着并且好奇着的。所以她和妈妈可以说都被这个“老男人”吸引了,但是她的妈妈被吸引是没有问题的,相比之下,她的欣赏就变得有一丝不怎么符合常理了。我记得在小说中,先示爱的洛丽塔,是她在要去集训营的前一秒飞奔下车,给了亨伯特一个吻,也就是因为这样,亨伯特才能确定洛丽塔对于他的感情,最后才能“有情人终成眷属”。所以我认为这样的小说,这样的男女主不存在任何意义上的道德相悖,或者是伦理上的不合适。他们都是能自主选择的,也许有人会说,洛丽塔不过是个12岁的孩子,可是就像小说里说的,她已经即将成为一个13岁的女孩了。就算是我们不能理解她的选择,她的天性也会帮她作出选择。她对于一切新奇事物的好奇和想要探索的欲望促使着她一次次寻找着亨伯特。所以我很不认同有些人提到的“性侵”或是恋童癖的观点。着根本就是子虚乌有,不存在的。他们之间的爱情是自由平等的,两个人都能选择,都会做出相应的判断。
在小说中第二个吸引我的就是作者的描写功力了。在亨伯特带着洛丽塔在她的母亲去世后“游山玩水”的日子里,他们开着小车奔驰在美国的各种各样的小道上。他们“游玩”的日子正好是夏季,所以作者对于天气、景色、道路两旁的各种商店或是行人的描写都是细致的,当然,不外乎他的小多莉。在他的笔下美国乡村的景色被原原本本的还原出来,读着他的风景描写仿佛置身于此,也自己开着一辆小车,带着一副墨镜,听着乡村风的歌曲,嘴里叼着冰棍奔驰在路上。当然,亨伯特和洛丽塔在这样的美景中也度过了他们比较有限快乐的时光。他们一起路过街边的酒店餐厅,一起“戏弄”警察,一起嚼着口香糖完成他们情侣之间想做的一件件事。
所以,这样细腻的《洛丽塔》是吸引着我的。虽然最终他们分开了,最终亨伯特对于洛丽塔那样单纯的对于少女的喜爱也已经完全变成了爱,他也成功的从一个变态大叔转型了。但是他和洛丽塔的爱情却也画上了句号。或许是因为他对于洛丽塔的掌控太多了,或许是因为洛丽塔太喜爱表演了,又或许是因为世俗不允许这样的爱情存在……但是作者还是极度浪漫的,小说的开头和结尾的第一个词和最后一个词都是“洛丽塔”。这样细腻的表达很符合亨伯特的情义。我觉得正本小说最大的反转就是亨伯特对于洛丽塔的情感,他已经慢慢从对于少女的欣赏变成了对于洛丽塔的爱。所以,这本小说不管有多“玛丽苏”,这样的男女主到底有多么的不合适或者讨人喜欢,这样的情节和层次跨度都是那个时代的一种新兴的尝试。《洛丽塔》是落下了帷幕,亨伯特喊着“欧我的洛丽塔”退了场,洛丽塔也吐掉了她的口香糖,转身像她的朋友跑开了,但是他们俩的故事,美国街头的美景确已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供我随时调出来回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