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棋王》文学评论

作者:敬贤基
主要内容

《棋王》是中国当代作家阿城与上世纪80年代发表的短篇小说,故事主要讲述了在文革时期,“我”申请下乡成功,与在路上遇到“棋呆子”王一生所发生的故事。

王一生与“我”在火车上相遇,邀请“我”下象棋,由此两人相识,在路上王一生不是跟主人公下棋便是聊天,所以两人很快熟识。之后,两人被下放到不同的地点,主人公与王一生暂时也就断了联系。之后王一生找到主人公,过来寻找象棋对手,主人公便将自己的朋友脚卵介绍给王一生,两人厮杀许久,王一生始终未败一局。脚卵因此敬佩王一生,两人也结下了友谊。后来“我”与脚卵劝王一生去参加县里的运动会寻找真正的高手。但王一生报名后,因为经常跟人下棋不参加劳动而被县里的领导取消了资格。这时脚卵表示自己可以走关系让王一生参赛,但遭到王一生拒绝。主角一行人在县城还结识了画家,并得到了画家的很多帮助。在运动会结束后,王一生邀请与前三名斗棋,事情传开后引得众人围观,最后王一生与众人斗棋,王一生战胜了其中九位,最后一位老人希望和棋,让王一生给他留一个面子,王一生答应了这个请求。最后众人回到休息的地方。

小说中主要人物并不多,只有五个较为突出的角色——王一生、“我”、脚卵、画家、书记,其中“我”主要起到故事的见证者与叙述者这一作用,以“我”结识王一生作为整个故事的开始,“我”贯穿整个故事主线,见证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棋呆子”王一生是本篇小说的主角,一个执着于“吃”和“棋”的穷苦家庭的知识青年,小说以王一生的故事为主线。另外一个重要人物则是“脚卵”,真名倪斌,是一个富家子弟,人品不错,慷慨乐助,对故事情节起推动作用。

要更好的理解这样一部作品,就必须了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创作它的时代背景。《棋王》的背景设置在文革大串联时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社会混乱,精神荒芜,《棋王》的作者阿城本人在高中一年级就因为文革动乱而辍学,因此对于乱世中知识青年的无助与苦闷体会尤其深刻。正如阿城本人所言:在一个几乎无路可走的时代,人倘还能因技艺而进入审美的愉悦和精神的愉悦层面,则精神庶几不得荒芜,自由救赎的地方。而创作《棋王》的80年代,文学界各类反思与批评的思想开始出现,而阿城的《棋王》也被认为是“寻根文学的‘发轫之作’”。

关于小说的写作特点,一般认为在《棋王》叙述语言中“大有道家遗风”,整篇故事体现了道家古风,正如小说主角王一生,对人生的追求只有“吃”和“棋”,于乱世中化为为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这正是他的棋道,也是道学的精义。不管是下乡插队,还是狂热的革命浪潮,还是旁人外事,都扰乱打破他内心对棋的执着。王一生的妹妹赶来送她,他却在车厢里待着下棋,全然不顾。这不由得让人想起庄子妻死鼓盆而歌。王一生在下棋时是平静的,心如止水,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呆在棋里”。在那个动乱而狂热的时代,这种无动于衷、视而不见,无形之中就成了王一生不愿随波逐流的抗争,这种“无为”,正是道家哲学的最佳体现。

长久以来,中国的文人都崇尚道家的超然于世,拒绝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在小说中,棋就是艺术的具体化身,尤其是王一生母亲临死前留给王一生的“无字棋”,体现的最为直接。

《棋王》另一个特点便是其独特的叙事艺术。首先,作者选择了“我”作为第一视角来描写,让整个故事更具真实性,同时,以第一人称叙事的视角也更加灵活。以“我”的第一视角来讲述王一生的故事,用“我”来对王一生这一人物起对比与衬托,通过“我们”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认知与看法来使王一生的角色形象更加丰满。

小说中对“吃”的描写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听见前面大家拿饭时铝盒的碰撞声,他常常闭上眼,嘴巴紧紧收着,倒好像有些恶心。拿到饭后,马上就开始吃,吃得很快,喉节一缩一缩的,脸上绷满了筋。常常突然停下来,很小心地将嘴边或下巴上的饭粒儿和汤水油花儿用整个儿食指抹进嘴里……作者对“吃”的描写下了很大功夫,通过细致入微而又精炼传神的动作描写,十分鲜明地写出恶王一生对“吃”的虔诚,同时也表示了在物资匮乏的年代贫苦的人生活的艰辛。在“吃”这一问题上,“我”与王一生处境相同,但是在看法上却有很大分歧,同样是饥饿,“我”选择去逃避自己的饥饿经历,“认为这些事情是在腐蚀‘我’”。与“我”不同,王一生则选择直面自己的饥饿。

用文学评论家的话来说,小说中对于王一生吃相的描写是“写得惨无人道”。也正是这“惨无人道”的描写,正是当时政治纷乱,经济萧条,人们生活困顿,连基本的存在需要都不能满足的最好体现。

《棋王》作为阿城的处女作,一经问世就取得了很高的评价,也为阿城奠定了在中国当代作家中的地位。当时国内许多著名作家对其评价都很高,王蒙就曾表示:“我久没有见这样的文字、这样的文体、这样的叙述风格了”,“异于现时流行的各家笔墨,但又不生僻”。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