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戴望舒的诗歌的忧郁情感
【摘要】:忧郁是人的一种复合情绪,是人内心苦闷和犹豫地堆积。当它作为艺术欣赏的对象的时候,给人一种强大的心灵震撼,具有强大的艺术魅力。走进戴望舒的诗歌世界,一种沉痛的忧郁气息扑面而来,浓郁而持久,给人一种别样美的享受。可以说,忧郁情节是戴望舒诗歌的灵魂。
【关键词】:戴望舒忧郁情节成因独特性
一.戴望舒:戴望舒笔名有戴梦鸥、江恩、艾昂甫等,生于浙江杭州,中国现代著名的诗人,为中国现代象征派诗歌的代表。因《雨巷》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被称为“雨巷诗人”,戴望舒的一生很短暂,只走过了45个春秋,他是划破人类历史上的一颗流星,但他又是照耀中国现代文坛的一颗恒星。他是中国现代诗歌的集大成者。他又是一位翻译家,它向中国读者翻译了法国象征主义诗人的作品。
戴望舒为中国新诗留下了一份宝贵财产。翻开他的诗集,你总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悸动,能感受到诗人眼中的泪水。忧郁伤感是其诗歌的主旋律,挥之不去,触目惊心,。可以说,忧郁情节是戴望舒作品的灵魂,当这种情绪作为审美都想被广大读者接受的时候,其作品就有了永垂不朽的独特艺术魅力。
二.戴望舒诗歌的忧郁情节:戴望舒的忧郁情节是浊世的哀音。他表现为:与三个女人错综复杂的的情与爱,社会人生理想的幻灭,繁荣经济都市对精神灵魂的摒弃,面对死亡的胁迫。那不是消极颓废,也不是幻灭虚无,那是有理想,有追求,有灵魂的知识分子抗争现实的呻吟。他是对风云变幻社会的真实写照,其内涵完整深刻,具有强大的认识意义。
三.戴望舒忧郁情节的成因:戴望舒诗歌中的忧郁情感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自身生理缺陷的影响,又有吴越文化的潜在影响;既有中国古典诗词的渲染,又有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熏陶。他的诗歌打上了多重文化传统的烙印。
四.戴望舒诗歌的独特性:戴望舒并不是诗歌忧郁情节的首创,但他的诗歌勇于跳出传统,表现出既有别于西方,又异于传统,更不同于时代的独特性,他把强烈的感情融入于朦胧的意象之中,构建出抒情色彩浓郁的意境,朦胧之美被诗人的生花妙笔表现得淋漓尽致,如梦似幻,表现出强大的艺术魅力和艺术创造力。总体而言,他是一位成功的诗人,他的诗歌创作对当代诗坛具有深刻和重要的影响。
“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的/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围墙/走进这雨巷”诗人化身为雨巷中的主人公,他在被朦朦细雨围绕的雨巷中,心怀着一个希冀:“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她却总是默默无言,又朦胧的,像梦一样地从诗人身旁飘过,暗香涌动。
五.戴望舒诗歌的艺术特征:戴望舒诗歌是古典与现代的结合伤感与忧愁的交织,良好的传统教育和受法国象征主义的影响,使他写的作品拥有清新脱俗的意境又有情绪低沉的意境,法国的象征主义的朦胧美和中国诗歌的朦胧美构成了戴望舒诗歌作品的双重底蕴。在他的全部诗歌中,描写爱情的诗歌占据大多数,他诗歌中出现最多的意象就是女性,他其他的诗歌与爱情有很大的联系,跟自己的亲身经历有很大的关系。他大胆地反对新月诗人提出的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使诗歌摆脱了任何外在的约束,具有一种内在的韵味。正如他自己说的:“诗的韵律不应只是肤浅的存在,他不应存在于文字音韵扬抑这表面,而应在于着情绪的抑扬顿挫之内。其成名作《雨巷》就堪称以古诗意象进行抒情的典范,诗歌凄清幽冷的意象背后流露出的是无尽的惆怅与忧伤,意境与情调也极具古典型,堪称现代与古典的完美结合,总而言之,从戴望舒的心路历程来看,他的诗歌创作充分显示了现代诗人在诗歌观念巨变年代中所遭遇的所有困惑,尽管有的问题诗人自己也没有很好地解决,但并没有削弱诗歌的艺术魅力,他诗歌中体现出来的那种真诚思索与真诚感悟必将给越来越多的诗人更多的启迪。
参考文献:《论戴望舒的诗歌的艺术风格》
《论戴望舒诗歌的忧郁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