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菊与刀》[1]读书报告

作者:文意
主要内容     

《菊与刀》[1]读书报告

引言:

提起对日本人的印象,小时候因为南京大屠杀的缘故,一度是深恶痛绝;后来随着年纪增长,对善恶的区别也渐渐从以偏概全到客观看待了。只是一直以来,对于战争中日本军人对天皇的愚忠和那疯狂的武士精神我始终感到疑惑,也不明白他们为什么既崇尚刀剑和武士的无尚荣誉的同时却又无限追求美与自由。尤其在中日关系较为紧张的今日,作为一名中国人,我更想要对他们那些矛盾的精神有些粗略的了解,因而我选择了本尼迪克特的著作《菊与刀》望能略知一二。

概述:

此书是美国女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奉美国政府之命,为制定对日本的政策对日本社会的研究和日本民族性所做的调查分析报告。她通过与日本人进行接触,搜集书面、影视材料,站在文化相对主义的立场上,并将文化之间的差异作为“正值”[2]——即有用的资料来加以利用,在关注整体的系统时,也观察日本人生活的琐碎细节,得出“日本政府会投降;美国不能直接统治日本;要保存并利用和日本的原有行政机构”的推论。而之后美国政府的对日政策以及日本整个局势的发展基本与这份报告的主旨一致,于是作者就在原报告的基础上增写了关于研究任务和方法以及日本投降后的日本人。首先,她在报告中提出问题以及为什么要研究日本和研究日本的人类学方法;接着,她记叙了战争中的日本人,并从文化比较的角度展现了日本文化的特殊之处;然后,报告指出日本人对于等级制的信仰和依赖,衍生出整个日本文化的特征,即将社会凌驾于个人之上;又追溯到封建时代,以明治维新为例,说明等级制意识在日本社会中所起的作用;最后是对日本文化、日本社会的具体论述,即对日本在等级制意识笼罩下的道德伦理体系进行深入描述,解释了日本人生活方式极端的原因,总结了日本文化和让日本人性格的特性并剖析原因并补充论述及对未来出路的探索。

方法:

在阅读此书的同时联想曾经看过的电视剧中有关日本人的情节以及日本动漫所要传达出的精神,此外,在涉及有关日本社会的研究时,查阅有关日本外交的政策、方针,以及日本人工作阶级的设置。

拓展讨论: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观念中,忠、孝、礼、义、廉耻乃是做人之本以及处世之道。这也是我国古代大圣人孔子提出的德育内容的精髓。而这些理念,在过去文化的交流与传承中也流向了日本,在日本的文化中,这些品质也占据了极重要的地位。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他们践行着繁复的礼仪,乃至小孩看的动画片里也都充斥着礼节的存在。他们崇尚美,温和谦让,可同时他们却极其鄙视被儒家视为最高准则的“仁”,他们把效忠看作最高位且无条件的,但极为矛盾的是他们的这种情义又具有两重性,即一旦当他们觉得受到所效忠的权威的侮辱,他们又转而会成为不共戴天的仇敌。他们所谓的忠与叛都在一个情义圈内,甚至这种叛还会作为一种美德而被推崇。这种矛盾的思维不论是古,是今,在我们的观念里,都是极端且难以接受的。我们所接受的教育和理念,始终将叛作为情义圈内所不耻的作为,所以在我看来除却曾经被日本侵略过的历史外,这也成了我们对这个民族痛恨的原因之一。其次,日本人在强调义务,甚至将欲望作为罪孽的时候,却又允许甚至是提倡感官上的享乐,将女人作为他们的附属品乃至玩物,这种思维和精神同样也是我们无法接受和理解的。想到此,我不禁又想起过去那段屈辱的历史,在那段黑暗的历史中,中华大地上有多少女性同胞被侵占、囚禁,成为他们肆意玩弄虐待的物品?又有多少人变成了所谓的慰安妇日夜煎熬,以至于晚年提起还会瑟瑟发抖?因此,尽管曾经踏上我们国土的那些人并不能代表所有的日本人,甚至如今,已经会有一部分日本人会歉疚于自己的祖先犯下的过错,可是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却始终留下了一道沟壑,难以填补。

抛开所有过往不谈,仅从日本人这些种种矛盾的文化所决定的国民性来讲,我们所能收获的东西也是巨大的、不可估量的。俗话说,“没有无本之木,亦没有无源之水。”一个人,一个民族性格的形成和他本身所处的环境、社会习俗是无法分开的。从本尼迪克特从未到过日本,却能够从一些书面资料影视材料以及同一些离开国土的日本人的交流,栩栩如生的描绘出日本人的社会生活、行为方式和文化的全貌、特征也能看出一二。基于此,我们就可以对自己的性格,对我们民族的精神的形成进行追本溯源的探究,并培育出适应时代发展的更高要求标准的精神理念。

结语:

正如作者所说,“由在美国曾经全力以赴与之战斗的敌人中,日本人的脾气是最琢磨不透的”[3],这指出了东西方文化所产生的思维方式的巨大差异,而此书也要揭示的也便是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和日本文化的特性。而我们——中国人,对于日本人侵略国土的惨痛记忆,加上近年来日本国内右翼势力的不断抬头,叫嚣军国主义,登上钓鱼岛想要侵占我国领土主权的事件,也使我们如今需深入剖析日本人的文化心理结构,了解他们做出某些决定的原因变得尤为重要。

譬如他们的多变性,比如面对战争的失败时,当西方人认为他们会负隅顽抗到生命终结,但他们最终却做出了欢迎盟军占领的决定。而这些让人难以置信的改变存在于他们文化中的根源是什么,就值得我们深究,并思考,这些根源(例如教育上的不连贯性等)在今日,又是否会影响他们在中日关系的政策上做出改变甚至破坏。我想,阅读《菊与刀》的意义,不仅在于去了解去分析过去的历史,更关键是将之用于将来的政策、外交,才能使得屈辱不再重现,才能真正做到知彼制衡。

参考文献:

①《<菊与刀>新探》,[日]森贞彦,译者王宣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②《人生与学问》节选之“记《菊与刀》——兼谈比较文化和比较哲学,金克木。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第一版。

③《菊与刀——对日本文化的解读》,胡凌霞,伍春。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版。

[1]《菊与刀》,[美]露丝·本尼迪克特著,南星越译。南海出版社,2007年版。

[2]第一章任务-研究日本中第八段“我必须努力把日本人……来看待”一句中提到。

[3]第一章任务-研究日本中第一段第一句。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