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我眼中的大众传播学

作者:星河
主要内容

【序言】

20世纪来的100年,是世界新闻传播事业飞速发展的100年。这100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继报纸、期刊、通讯社之后,广播、电视、网络和多种新媒体相继问世,新闻传播的媒介日趋多元化,新闻传播的手段日趋现代化,“地球村”变得越来越小,新闻传播事业对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则变得越来越大。

21世纪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成天铺天盖地的信息席卷着我们每个人。从循环传播的模式看,我们既是讯息的传播者,又是讯息的受传者。在这样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中,交织的信息网使我们每个人不得不借其发展,也不得不受限制于这张信息大网。所以,我们每个人时时刻刻都得有清醒的头脑,敏锐的视角用大众传播学的学科思维去思考问题、透析社会事件,从中获取有意义的,有价值的信息来促进自身的进步与发展。

【正文】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作为当代一名大学生,同时也是大众传播时代的一名讯息传播者和受传者,我们有责任去关注社会时事动态的发展,并加以分析,收获价值。

用大众传播学知识理论和学科思维分析社会热点事件之豫章书院:

最近一段时间,在江西南昌,有这么一个地方:在家长眼里,它是自己孩子能够彻底“戒掉恶习”,重新“走上正轨”的最后希望。在通过网页搜索的不知情人眼里,它是以国学文化精髓感化“问题少年”的好学校;而在里面的学生眼里,这里则是个恐怖的“地域”。那么,这个处在舆论漩涡中的“豫章书院”,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戒尺打、鞭子抽、关小黑屋······,由于不断有学生将自己被体罚、囚禁的遭遇发布在网上,江西省南昌市的豫章书院,正处于舆论漩涡中。

豫章书院学生:老师拿这么长的铁尺这样打你,我就没有经验,我把手伸给他,那个铁尺连带我手腕给一块打肿了。针对学生的举报,南昌市教育局对事件做出了回应。

南昌市青山湖区教科体局成幼科科长周涔敏:目前我们查实的情况是体罚学生是存在的,公安机关已介入调查,追责要等调查结果出来后。2日已接到学校提出的停止办学的申请,我们经过研究同意他们停止办学,已经做出相应批复,要求学校在规定时间内分流学生。目前,在豫章书院就读的学生,还有83名,他们将在一个月内被分流。

江西省南昌市豫章书院校长任伟强:学生多是由家长送到书院来的,所以他自己的心里面带有一种排斥性和对抗性,而这种排斥性和对抗性会导致学生做出很多过激的行为来,伤害到自己或者是伤害到别人,我们就先提供一个房间,主要是让学生先把情绪能够平复下来。对于学生们提到的打人工具,在豫章书院被称为戒尺。短戒尺长33厘米,用来惩戒学生较轻的错误;此外,还有一种叫做龙鞭的惩治手段。我们只是一个学校,却把社会问题揽在了自己的身上,我也参加了很多会议,确实当下青少年的问题也比较突出,但并非是我们一个书院所能解决得了的,这是我们书院最考虑不周的一个地方。把古代的教育模式拿到现代来用,确实是不妥的地方。主要是有时候学生的一些举止太过于伤害别人了。在我国,有《未成年人保护法》还有《教育法》。那么,在2014年1月,南昌市有关部门是依据什么,批复豫章书院可以进行所谓的“一般不良行为青少年转化工作”,并加挂“阳光学校”的牌子。

家长:当时在我们的心理感觉就是,有这个孩子不如没有这个孩子,我们连死的心都有,真的就是想死了,死了就是一种解脱,当时我们想了这里可能有打手。但是,此前用尽了各种办法也无法让孩子听话的家长,即便知道孩子有可能会在这里承受暴力,仍表示能够接受。

家长:通过暴力就可以救他一命,有这个想法,有这个思想准备。2009年7月13日,卫生部叫停了这种电击治疗网瘾的方式。然而,近几年来,各地仍频频曝出多起青少年在各种各样的矫治中心受到伤害的事件。

专家分析:亟需“专门教育”方面立法在这个学校里,体罚行为并不是偶然的、隐性的、个体的行为。像江西豫章书院这样的机构,它是否具备“一般不良行为青少年转化工作”的资质?它这样体罚的行为显然是违法的,那么,对于确实存在问题的未成年人,究竟该如何管理?家长又该如何教育有问题的孩子?北京市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佟丽华的分析,首先政府所办“专门学校”无法满足需求;其次针对“专门学校”无特殊规定;最后,亟需“专门教育”方面立法。

影响和制约传播者的因素有:

1.传播者的自我印象;

2.传播者的人格结构;

3.传播者的人员群体;

4.传播者的社会环境;

5.传播者的组织:

可以看到,“豫章书院”一案不只一个传播者,有专业的大众媒体、有暴走大事件的王尼玛及平台、还有个人等。在这件事中,他们都是扮演的传播者,然而他们在传播讯息的过程中无不受制于“自我印象”、“人格结构”、“人员群体”、“社会环境”和“组织”。不管是积极还是消极的影响,都将会对内容进行选择与加工。

影响和制约受传者的因素有:

1.接受者的自我印象;

2.接受者的人格结构;

3.接受者所处的受众群体;

4.接受者的社会环境;

在“豫章书院”中,接受者有学生、有家长、有社会团体甚至相关政府部门等。作为“社会人”,他们对各自的定位和认知都是不同的,于是对讯息的选择也是不同的,进而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和立场。其实,最根本在于他们各自所代表的利益阶层不一样,甚至是相抵触。正如在采访视频中,有的家长“义愤填膺”,大力支持他们眼中的豫章书院。用专业术语来说,正是有了对讯息的不同选择,才产生了对内容的不同效果反响或体验。(反馈过程)

影响和制约媒介与讯息的因素:

作为连接“传播者”和“受传者”的中间媒介,显然会收到来自两方面的影响制约。传播者通过媒介传递讯息,受传者通过媒介反馈讯息效果,循环模式所带来就是“影响”和“制约”加大。在“豫章书院”案例中可以看到,“暴走大事件”的停播便是最大的被影响者。

小总结评析:

从事件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出,由于每个传播主体(学生、校长、家长、专家等等)的差异性,缺乏共通的意义空间,导致了传播讯息的不完整性,在传播学上这叫选择性接受处理加以传播。对于受传者而言,也会选择性的接受和再传播。这与“阅读就是文章的再创作过程”是一个道理。而且可以看到,在讯息的传播过程当中,传播媒介也会因为立场、背景等等因素的影响,报道所谓的片面性真相,导致了受众的认知误差。所以,在整个事件当中,我们要收集更为全面的讯息,在客观的分析,最后得出一个具有说服力和价值意义的真相。

【总结】

大众传播适应大众,在大众中生存发展。我们单个社会人作为传播的个人,都离不开传播群体和组织的制约。而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传播的泛化。在这样一个传播泛化的社会里,我们更需要加强自身的讯息接受能力和判断能力,在最大程度上做到不受外界的干扰影响。在学习传播学的过程当中,它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因为现代的大众传播具有复杂性,以致于真相常常背离。

保持清醒的头脑,敏锐的视角,时刻用科学的理论做出分析,得出客观公正的事件评价。我想,这就是是学习大众传播学的价值之所在。

2017/12/18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