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读《行政奇才周恩来》有感

作者:星河
主要内容

《行政奇才——周恩来》夏书章、汪淑钧编著,由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出版。

(推荐理由:周恩来是世界公认的20世纪最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和行政奇才,本书探讨了周恩来行政决策思想和实践,对从事行政管理的人士很有启发价值,值得一读。)

————摘自《成才强化措施(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必读书目)》

引言: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这首诗是我在高三积累语文作文素材时记下来的。后面查阅资料发现,这首七言绝句是我们的周总理在1917年东渡日本时所作。可谓是“字字珠玑,句句箴言”。首联开篇就表达了周总理东渡日本立志救国的雄心壮志;颔联紧接首联,到日本是为了学到全面的理论知识,再运用到实际来唤醒我们当时那个病怏怏的中国;颈联巧用达摩祖师面壁坐禅的典故表达了总理对“宁静致远”的境界的追求;尾联却笔锋一转,说即便我在日本,但也因家国有难不得不弃学回国的悲豪。从此诗中,似乎看到了一位伟人,正裹在时代的浪潮中,劈波斩浪,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有幸的是,在大学又读到了一本写“周总理+管理”的著作:《行政奇才——周恩来》。

该书是由中国MPA之父(MPA:公共管理硕士)夏书章先生在2002出版的。作者夏书章生于1919年,江苏高邮人。早年毕业于原国立中央大学(1949年改名南京大学)法学院政治学系和美国哈佛大学管理学院(今肯尼迪政治学院)回国后,在江苏学院任教一年,1947年起任中山大学教授至今,并在2006年获美国公共行政学第一次在亚洲颁发的“国际公共管理杰出贡献奖”。被称为是中国MPA之父、行政学家,中国当代行政学的主要奠基人。该书的出版,可以说是为中国的管理学界和政治学界又添了一抹亮色。

正文:

(一)对《行政奇才——周恩来》进行简要概括(结构、目录)

该书在总体结构上分为可分为三大板块。第一块是“开篇”:以《邓小平评周恩来》为开篇,采用了“后来人评先贤”,“伟人视角看伟人”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书目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吸引力和真实性,为下文的发展作好了铺垫。第二块是“代序”:以《周恩来是有中国特色和行政全才、雄才和奇才》为“代序”,相当于论文当中的总论点,较为全面的总结了周总理在行政管理方面的事迹,突出了其行政能力和素养。第三块是“主要内容”:共分理论尺度、实践特色和品德声誉等三篇。来进一步阐述了“代序”,将总理的形象具体化,生活化,也将总理的人格升华,可谓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目录大致分为三篇。第一篇章是:第一章“辩证唯物主义”、第二章“万变不离其宗”、第三章“打仗就得准备”、第四章“管理成败关键”、第五章“乌合之众不行”、第六章“天时地利人和”、第七章“群龙不能无首”、第八章“必须协调发展”、第九章“不可放任自流”、第十章“难为无米之炊”、第十一章“方圆必依规矩”、第十二章“人总要有精神”、第十三章“耳聪、目明、脑灵”、第十四章“瞻前还得顾后”、第十五章“日日新又日新”、第十六章“实力竞争焦点”、第十七章“功夫在乎平常”和第十八章“疾风在乎劲草”。第二篇章是:第一章“兢兢业业,忠于职守”、第二章是“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第三章是“除弊兴利,革故鼎新”、第四章是“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第五章是“勤勤恳恳,一身作则”、第六章是“勤俭节约,廉洁奉公”、第七章是“先贤聚能,公正无私”、第八章是“光明磊落,顾全大局”、第九章是“忍辱负重,委屈求全”、第十章是“出奇制胜,化险为夷”。第三篇章则分为“品德”和“声誉”。

在笔者看来,能将“理论观点”与“人物实际”如此巧妙地相结合,可见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和高超的写作水平。将理论观点融入人物事迹当中,又从人物事迹当中来反映理论,既深化了人物形象又阐述和进一步发展了理论,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就可见一斑了。

(二)横向比较(参考书目《千秋人物》)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使我莫名的想起了一本具有美学高度的散文集《千秋人物》,作者是《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梁衡。这本书主要写了一些政治领袖品评、历史文化名人及人生随笔。每一篇优美又充满哲思的散文给人以无上的美感和震撼。其中有一篇也是写周恩来总理的————《大有大无周恩来》。

文中详细写到了总理的“六无”:死不留灰、生而无后、官而不显,党而不私、劳而无怨。然而在笔者看来,正是因为这些,总理才受到了千千万万国民的爱戴乃至世界人民的敬仰,才会在历史长河中彪炳千秋,永垂不朽。

文末这样写道:“他越是这样地没有没有,后人就越感念他的遗爱;那一个个没有也就越像一条条鞭子抽在人们的心上。鲁迅说,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撕裂给人看。是命运从总理身上一条条地撕去许多本该属于他的东西,同时也在撕裂后人的心肺肝肠。那是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这遗憾又加倍转化为深深的思念。渐渐二十二年过去了,思念又转化为人们更深的思考,于是总理的人格力量在浓缩,在定格,在突现。而人格的力量一旦形成便是超时空的。不独总理,所有历史上的伟人,中国的司马迁、文天祥,外国的马克思、列宁,我们又何曾见过呢?爱因斯坦生生将一座物理大山凿穿而得出一个哲学结论:当速度等于光速时,时间就停止;当质量足够大时它周围的空间就弯曲。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再提出一个“人格相对论”呢?当人格的力量达到一定强度时,它就会迅如光速而追附万物,囊括空间而护佑生灵。我们与伟人当然就既无时间之差又无空间之别了。这就是生命的哲学。”(写于1998年2月周总理诞辰一百周年之际)

这篇散文是典型的夹叙夹议型文本,它很自然的阐述观点,又不失和地穿插感情,文章含蓄、隽永、耐人寻味,以情动人,以事服人,引发共鸣。两篇文章的共同之处就是都是“以事说理,以德服人”,而特别之处就在于:前者注重理论的阐述,后者更注重情感的表达。不管怎么说,我们看到的都是千千万万的总理事迹,感受到的永远是总理不变的人格魅力。

(三)总结——从行政管理学的角度看总理的为人与行政

行政管理即是国家行政机构依法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有效活动,主体是国家行政机构或具有行政权力的个人,客体是社会公共事务。行政管理到底还是一种“管理”。现代管理学认为,管理职能分为“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与创新”。而往下又可分为“管理环境认知”、“目标管理”、“决策理论”、“领导艺术”、“人力资源管理”、“沟通激励”、“创新动力”等等。周总理作为我们的开国总理,是最高行政机关的领导人。开国初期,百废待兴,摆在总理面前的正是一个个需要“管理”的大问题。在这样一个管理的大背景下,审时度势,站在人民的立场,与各委员会共商国是,做出了一个又一个符合人民切身利益的决策。“一五计划”的目标管理大力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我国的生产力,这是将“大政方针”落到实处落到具体的最好体现。在用人方面,总理也是一丝不苟,使得在位之人各司其职,各谋其政。总理关怀下属,体恤人民,不管是对友人还是不满他的人,他都以容忍之心包容人事,以德而服人、育人,始终践行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日日新又日新”。周总理放眼未来,他的远见卓识带来的是一个又一个崭新的思路与策略。总理总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做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紧跟时代步伐,改革一点也不落下,不断地推动者新中国的发展壮大。由此可见周总理的行政管理艺术之巧奥。

管理学中常说“好的领导者不一定是好的管理者,好的管理者也不一定是好的领导者”。因为“管理”与“领导”在本质上有着一定的区别。“管理”注重看得见的管理,多表现在事物上,同时多以“权”管人管事;“领导”注重隐形的培养,如组织文化,表现在成员的思想,价值观里,而且更多靠的是领导者的人格魅力来影响下属。结合二者来看,周总理既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也是一个卓越的领导者。

《左传》有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纵观周总理的一生,不管是在做人还是为政上,无不践行者着“德”,属“立德”;作为一个生活在时代风口浪尖上的人,周总理参加了新民民主主义革命,其中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这些功劳必定是造福千秋的,属“立功”;早在总理12岁的时候就发出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雄心壮志,属“立言”。一先贤标准,周总理无疑是一个伟人,并且将永垂不朽。但“大音希声,大象希形”,像周总理这样“大有大无”的人早已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以其无声无形的人格魅力行走在人间,似汩汩细流,润万物而无声。

(四)评价(他人的评价和我的评价)

正当国运亨通、党风整饬、民心振奋、举国庄重迎接党的十六大即将召开的日子,《行政奇才———周恩来》一书适时面世,意义之大,确是非同凡响。

————广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林鸿荣

周总理的智慧很值得今人借鉴和学习,而《行政奇才周恩来》这本书,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和窗口。

————微博用户猹崽子们

一本书只写了一个人,展现了一门学科,却蕴含着千万学问。

(一本书,一个人,一门学科,千万学问)————我的评价

参考文献:《行政奇才——周恩来》夏书章2002出版

《千秋人物之大有大无周恩来》梁衡2015年4月出版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