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色从窗口倾落,扬洒在我手中《红楼梦》的书页上。夜凉如水,浸凉了书页,也让我对目光刚刚留连过的黛玉葬花一幕,思绪万千。
四大名著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瑰宝,也是国人必读之经典。自儿时起,我便常常俯在窗口,于那书中的一幕幕情景间穿梭,我于《西游记》中学会坚持;于《三国演义》中看到万古豪情;于《水浒传》中体会到情比金坚;于《红楼梦中》看到事无定数。是的,在这广为流传的瑰宝中,让人铭记的必定是这些深刻难忘的正能量。在岁月的淘洗下,它们愈发珍贵,于我们,也于这世界。可奈万古匆匆,曾经的经典如今依旧经典,而那么多热爱经典的人们却早已不见。
而今,高楼大厦此彼矗立,城市光怪陆离,而人似乎都心生肉里挑刺,并以此为乐的情结。传统著作的高深变成了难以理解的怪诞,英雄楷模的丰功伟绩也仅仅是逢场作戏......无限夸大事物本应处于阴暗的那一小点,而以此掩盖处在众人眼皮下的一整面,实在让人不解。现代人的浮躁,对于每件事却毫无耐心,眼中缺乏了对于美的感受力。忘记了安静,忘记了平淡,每日为着利益忙碌着,看似充实却又形容枯槁。这是精神世界的极度贫乏,忙碌又空虚,快乐又寂寞。而对于传统的本心,经历了千万年的洗礼,纯粹的愈发纯粹,却也愈发稀少。在尘世纷繁中于那静心之所,饮茶、作诗,遥看那星空漫天,也已变得很难,很难。
驾一叶之扁舟,品文化之长流。于诗词中,青鲤来时,我们可见“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盎然生机;夏荷初立,我们可以看见“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惬意;丹桂飘香,我们可以嗅到“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的悠然;寒冬凜风,我们可以感到“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的美好。文化之溪流,在这诗词中,汩汩流淌。安然,静谧,却又那么美好,那么永恒。而我所做的,不过是在这漫漫溪流中,掬起那一捧,饮入我口。
悠悠千古岁月,辽辽万里河山,中华之地,钟灵毓秀,凝造出一份份让后人受益匪浅的文化瑰宝,虽经沧海桑田,但光华依旧。而今世事变迁,人们再难以静下心来去品味千古遗留的一抹悠长。所谓你可以不喜欢,但是你不可以说,社会人的“自卫”情结实在可怕,自己不乐不够,至少都得让至亲至密的下一代同样不乐。但是再回过头看看纷繁复杂的社会,恐怕,本心难觅,而我们所需要的,恰是在这纷乱的世间寻找,那一处栖身之所,可纳本心。
生活是抬头掠衣,也是低头看路,是黄昏掩柴扉,也是青草来年绿。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